江城子
畫樓簾幕捲新晴,掩銀屏,曉寒輕。墜粉飄香,日日喚愁生。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着娉婷。
年華空自感漂零,擁春酲,對誰醒?天闊雲閒,無處覓簫聲。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畫樓上捲起了簾幕,展開一片新晴,清晨的寒意很輕微,我掩緊銀白色的屛風。墜落的一片片花瓣飄來淡淡的清香,天天都令人產生愁情。暗暗地計算着十年間西湖上往返行程,有幾次能遇着美麗姑娘的鐘情,能與佳人幽歡盡興。
我徙然感到韶華易逝,容華凋零,終日在春酒中留連光景。沒有知心的人可以交談,對誰人也用不着清醒。天大地大,無處可以再次尋找那悠揚歡樂的簫聲。即使也跟年輕時那樣買花攜酒,但是卻完全沒有了當時的那種心情。
注釋
江城子:詞牌名。唐詞單調,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或謂調因歐陽炯詞中有「如(襯字)西子鏡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宋人改爲雙調,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韻。
畫樓:雕飾華麗的樓房。
銀屛:鑲銀的屛風。
娉婷(pīng tíng):姿態美好貌。這裏借指美人。東坡詞:「如有意,慕娉婷。」
酲(chéng):醉酒。
序
此詞爲暮春時節傷春懷舊,自傷飄零之作。粗看頗似北宋晏同叔,秦少游婉約詞作,但從「暗數十年湖上路」等凄黯之辭來看,即使纏綿、傷感如昔,卻也不復有北宋前輩詞人的自信、從容。上闋寫畫樓登望。下闋撫今追昔。全詞寫景寓情,將今昔身世、情戀、失侶綜揉一體對人生離合悲歡做了眞切的反思,深婉而自然。
賞析
晏小山在《臨江仙》的開頭寫「夢後樓臺髙鎖,酒醒簾幕低垂」,是以「簾幕低垂」的陰暗景色來襯託「去年春恨卻來時」的陰暗心情的。盧蒲江這首《江城子》的開頭寫「畫樓簾幕捲新晴」,則是以「新晴」的明朗景色來反襯他「日日喚愁生」的沉悶心緒。「新晴」中的「新」字,與雨過天靑,空氣清鮮,陽光灑照的光明景色突現出來了,氣氛是開朗的。一个「捲」字,更富浪漫色彩,和王勃「珠簾暮捲西山雨」中的「捲」字用得一樣靈活。「畫樓簾幕」把「新晴」「捲」進來,室內就是一片明朗的氣氛了。主人索性把白色如銀的屛風也收起來,好讓和煦到陽光照徹樓房。但這一來,曉來的寒意卻又輕輕地襲來了。「掩銀屛,曉寒輕」這一句記的是平常的行動與感覺,但暗含著箇情感的過渡:「新晴」原有暖意,給人歡快之感,而這裏卻注入箇「寒輕」。這還是室內的感覺。到下句寫到室外了,是「墜粉飄香」,這對「新晴」好景來説,眞是大煞風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原來風雨過後,梨花落,杏花飛,花事闌珊,春色漸老。而對如此景況,多情的詞人能不産生傷春遲暮之感?於是,「日日喚愁生」就很自然的了,這句明點出箇「愁」字,由景入情。這種傷春遲暮的愁情,與「新晴」的氣氛是不調協的,故説首句是以樂景反襯愁情;而與「寒輕」的氣氛接近,故説「掩銀屛,曉寒輕」是箇過渡句。「愁」的內容是什麽?下文就作了注腳。「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著娉婷。」「暗數」,富含低徊自憐之情韻,「十年」表時間之長。多少年來在美麗如畫的西湖路上,能有幾次與心上人共度良辰呢!這裏以問句出,表達了心口自問,纏綿,悱惻之意緒。整箇上片,分三層寫,主要是觸景生情,傷春怨別。
過片開頭「年華空自感飄零」一句,緊承上片的「愁」字來開拓更深的意境。一箇「空」字,有虛度之意,似錦年華能幾日?四處飄零,仕途艱險,情場多折,能不「愁」麽?在這種愁思纏綿的熬煎下,如何打發時光?衹好「日日花前常病酒」,「擁春醒」吧!希望醉中忘卻煩惱,但總有酒醒的時候呀,又如何?「對誰醒」是「醒對誰」的倒裝,灑醒過來對誰傾訴心曲呢?「人闊雲閑,無處覓簫聲」,這裏化用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之詩意。「天闊雲閑」,旣寫實,又寫虛,旣寫莽莽穹蒼,也寫悠悠別緒。可謂情景交融,意境深遠。這裏設問設答,表達了深沉的別離與飄泊交織之苦。結尾道:「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人老了,飽經滄桑,已無年少時那種尋歡作樂的閑情了!這結語不盡惆悵之情回蕩紙上。整箇下片也分三層,主要是撫今憶昔,感嘆飄零。
全詞委婉低徊,沉鬱深厚,以景襯情,情景交融,一箇「愁」字貫串全篇,而又是通過具體細致的心理變化的描寫來逐步開拓「愁」境的。結尾有言已盡而意無窮的韻致,把讀者帶入這不盡惆悵的意境中;忍不住與作者同聲一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態美好的樣子。
- 酲(chéng):喝醉了神志不清。
翻譯
畫樓的簾幕在傍晚時捲起新晴,遮掩着銀色的屏風,清晨寒意輕微。花粉墜落香氣飄來,每天都喚起愁緒產生。暗暗計算幾十年來在湖邊上的路程,能夠有幾次,與姿態美好的女子同行。 年華白白地自我感慨漂泊零仃,擁抱着春日的醉酒,又對着誰清醒呢。天空廣闊白雲悠閒,沒有地方尋覓那簫聲。帶着酒去買花是年少時的事,全然不像過去的心情了。
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繪各種景象和抒發自身情感,營造出一種惆悵、感傷的氛圍。上闋寫春日的情景,如卷幕、新晴、曉寒、墜粉飄香等,勾起愁思,體現了時光流逝與回憶。下闋感慨年華空度、漂泊無依,醒醉之間倍顯孤獨。「無處覓簫聲」進一步烘托出寂寞的心境,最後說載酒買花這年少之事已不復有當年心情,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無奈和感慨。全詞語言優美,情景交融,意蘊深厚。
盧祖皋
盧祖皋,字申之,一字次夔,號蒲江,永嘉人(今浙江溫州人)南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中進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歷任祕書省正字、校書郎、著書郎、累官至權直學士院。今詩集不傳,遺著有《蒲江詞稿》一卷,刊入“彊村叢書”,凡96闋。詩作大多遺失,唯《宋詩記事》、《東甌詩集》尚存近體詩8首。
► 1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