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樓

· 秦觀
仙翁看月三百秋,江波日去月不流。 肯因炎塵暝空闊,直與江月同清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仙翁:這裏是詩人想象中長久觀賞江月的人。
  • 三百秋:誇張的說法,指很長時間。秋,年。
  • 肯因:怎會因爲。
  • 炎塵:炎熱和飛塵,比喻人世間的繁雜紛擾。
  • 暝(míng):使……昏暗。
  • 空闊:遼闊的天空。
  • 清幽:秀麗而幽靜。

翻譯

那位仙翁觀賞江月已有漫長的歲月,江中的水波每日流淌,可月亮卻始終高懸並不隨之流逝。它怎會因爲世間繁雜喧囂的塵俗就讓遼闊的天空變得昏暗,而是一直與江月一樣保持着清幽的姿態。

賞析

這首詩意境清幽高遠。詩人以奇特的想象開篇,塑造出一位觀月三百秋的仙翁形象,爲全詩增添了神祕色彩。通過 「江波日去月不流」 的對比,突出了江月的永恆靜謐。後面 「肯因炎塵暝空闊」 一句以反問的形式,展現出一種超脫塵世渾濁的嚮往,月不會被世間炎塵所染,暗喻了一種堅守自我、不爲世俗所動的高潔品質。整首詩借江月的清幽表達了詩人不願沾染塵世污濁,嚮往純淨美好、寧靜高潔境界的心境 。

秦觀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