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謝李安上惠茶

· 秦觀
故人早歲佩飛霞,故遣長鬚致茗芽。 寒橐遽收諸品玉,午甌初試一團花。 著書懶復追鴻漸,辨水時能效易牙。 從此道山春困少,黃書剩校兩三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詞的韻腳來和詩。
  • 李安上:人名,具體事蹟不詳,想必與秦觀交情頗深,贈與秦觀茶葉。
  • 飛霞:這裏代指仙人所穿的衣裳,暗示才華出衆或超凡脫俗,形容李安上早年就很有成就 。
  • 長鬚:古時指僕人 。
  • :送。
  • 茗芽:指茶芽。
  • ****寒橐(tuó):寒,貧寒;橐,口袋。指貧寒的口袋。
  • ****遽(jù):急忙,趕緊。
  • 諸品玉:各種品質良好的茶,將茶比作玉。
  • ****午甌(ōu):甌,杯、碗一類的瓷器。午甌指午間喝茶用的茶碗。
  • 一團花:指茶餅,宋代的茶多製成茶餅,表面有時會有精美的花紋。
  • 鴻漸:唐代陸羽,字鴻漸,著有《茶經》,是茶文化的重要人物。
  • 辨水:辨別水的優劣,好水對泡茶很重要。
  • 易牙:春秋時期齊國的著名廚師,長於調味,這裏借指善於辨別事物優劣的人。
  • 道山:傳說中的仙山,這裏指代朝廷中的館閣,秦觀當時在館閣任職 。
  • 黃書:書籍,因用黃檗染紙以防蟲蛀,故稱。
  • :這裏有更、再的意思。

翻譯

老友早年就有着非凡成就,特意派遣僕人送來這珍貴的茶芽。我貧寒的口袋趕忙收入這各種精美的茶葉,中午時分在茶碗中初次煮泡這如花朵般的茶餅。我懶得像陸羽那樣著書來追述茶文化,卻有時能像易牙一樣辨別水的好壞 。從此以後在這館閣之中春日的睏倦會減少許多,還能再多校對兩三家的古籍。

賞析

這首詩是秦觀答謝李安上送茶的詩作。開篇詩人以「飛霞」稱讚李安上早年成就不凡,爲下文送茶一事鋪墊,展現出對方的高雅與慷慨。 「寒橐遽收諸品玉,午甌初試一團花」生動地描寫了收到茶時的驚喜與泡茶品茗的愜意,「品玉」「團花」等形象表達了對茶的珍視。 「著書懶復追鴻漸,辨水時能效易牙」,通過與陸羽和易牙對比,既顯示自己對茶道雖未有著書立說的成就,但也有一定品鑑能力,展現出文人的詼諧。尾聯「從此道山春困少,黃書剩校兩三家」 寫茶在館閣生活中的作用,茶能驅趕春困,使自己能更好地校對古籍,在輕鬆的語句中,體現了詩人對茶的喜愛,也反映出他在館閣中的日常學術生活,於平淡質樸間見真情。整首詩圍繞友人送茶展開,將對友人感激之情、對茶文化的熱愛以及自身生活的點滴自然融合,富有文人雅趣。

秦觀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