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張文潛病中見寄

· 秦觀
與君涉世網,所得如鉤溫。 念昔相乖離,俯仰變寒暄。 把袂安可期,寄書囑加餐。 三年汝水濱,孤懷誰與言。 末路非所望,聯鑣金馬門。 校文多豫暇,玄談到羲軒。 孰雲笭箵小,史書垂後昆。 匪惟以舊聞,牴牾良可刊。 比枉病中作,筆端淮海奔。 亟駕問所苦,兀坐一室閒。 晤對不知夕,歸途鬥星翻。 平時帶十圍,頗覆減臂環。 君其專精神,微恙不足論。 愷悌神所勞,此理直如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按照他人詩詞的韻腳和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填詞。
  • 涉世網:投身於塵世的各種事務和羈絆之中。
  • 鉤溫:這裏的含義較爲模糊隱晦,結合語境推測應爲收穫不多、成就有限之意 。
  • 相乖離:相互分離。
  • 俯仰:表示時間過得很快,一低頭一擡頭之間。 寒暄:寒,寒冷;暄,溫暖,這裏表示時勢、境遇的變化。
  • 把袂(mèi):握住衣袖,常指代握手相見 。
  • 汝水濱:汝水之畔。汝水是古代河流名稱。
  • 孤懷:孤獨的情懷。
  • 末路:這裏指人生的後期階段。
  • 聯鑣(biāo):騎馬並行。
  • 金馬門:原指漢代宮門,這裏代指朝廷。
  • 校文:校對文字、評定文章。
  • 玄談:清談、深談深奧的道理,通常涉及老莊哲學等。 羲軒:伏羲(xī)和軒轅(xuān yuán),指代遠古時代的賢君,這裏借指高深寬泛的談論話題。
  • 笭箵(líng xīng): 原指打魚的竹籠,此處比喻微小、細小。
  • 後昆:後代、子孫。
  • 匪惟:不僅。
  • 牴牾(dǐ wǔ:牴觸、矛盾。
  • :改正、修改。
  • 比枉:近來承蒙。
  • 鬥星翻:北斗星翻轉,形容天色已晚。
  • 十圍:形容身體肥胖,兩臂合抱爲一圍。
  • 臂環:戴在手臂上的環形飾品,這裏以臂環的變化表示身體消瘦。
  • 愷悌(kǎi tì):和樂平易。

翻譯

我和你投身於這塵世的羅網之中,所獲得的成就實在微小。回想起過去我們分離的時光,轉眼間,世界變化無常。相見握手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只能寄信叮囑你多保重身體。

在汝水之畔的這三年,我孤獨的情懷無人訴說。沒想到人生最後階段,我們能一起在朝廷爲官。校對文章之餘十分悠閒,一起暢談玄理,從古賢聖君說到天下蒼生。誰說微小的作品於世無補,它也能流傳給後世子孫。不僅記錄舊有的見聞,矛盾分歧之處也能夠修正。

最近承蒙你病中寄來詩作,你的筆端如淮海之水奔騰。我急忙駕車前去詢問你的病情,只見你安靜地獨自坐在一室之中。我們交談不知不覺就到了傍晚,歸途時北斗星都轉動了。記得你以前身材頗爲肥胖,如今手臂圍度明顯減小。你可要專注調養精神,小病不必太過掛懷。爲人和樂平易,神靈也會庇佑,這道理就像弓弦一樣正直可靠。

賞析

這首詩是秦觀回覆張文潛病中所寄之作,情感真摯深沉,體現了兩人之間深厚的友情。開篇以投身塵世收穫微薄起筆,感慨時光變遷和曾經的分離,流露出人生的滄桑之感。回憶在汝水之畔的孤獨經歷,映襯出與友人如今在朝爲官相處時的珍貴。「校文多豫暇」等句描繪了兩人在朝廷中的閒適交流,一同探討玄理、校文修史,展現出高雅的志趣。收到友人病中詩作後,詩人匆忙探視,細膩地描寫了見面交談直至夜晚,表現出對友人的真切關懷。對友人病後身體變化的敘述,進一步體現出關切之情。最後以勸友人調養精神、相信和樂平易能得神靈庇佑收尾,既有溫暖的安慰,又有對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詩語言質樸,用典自然,情感層層遞進,展現了兩位文人之間惺惺相惜的真摯情誼,令人感動。

秦觀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