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復淒淒,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爲。
拼音

譯文

愛情應該像山上的雪一般純潔,像雲間月亮一樣光明。聽說你懷有二心,所以來與你決裂。今日猶如最後的聚會,明日便將分手溝頭。我緩緩的移動腳步沿溝走去,過去的生活宛如溝水東流,一去不返。當初我毅然離家隨君遠去,就不像一般女孩悽悽啼哭。滿以爲嫁了一個情意專心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釣竿那樣輕細柔長,魚兒那樣活潑可愛。男子應當以情意爲重,失去了真誠的愛情是任何錢財珍寶都無法補償的。

注釋

兩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對),指情變。 決:別。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句:今天置酒作最後的聚會,明早溝邊分手。斗,盛酒的器具;明旦,明日 躞蹀(xièdié):走貌。 東西流:即東流。「東西」是偏義複詞。這裏偏用東字的意義。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句:設想別後在溝邊獨行,過去的愛情生活將如溝水東流,一去不返。御溝,流經御苑或環繞宮牆的溝。 悽悽:悲傷狀。 竹竿:指釣竿。 嫋嫋:動搖貌。 簁簁(shāi):形容魚尾像濡溼的羽毛。在中國歌謠裏釣魚是男女求偶的象徵隱語。這裏用隱語表示男女相愛的幸福。 意氣:這裏指感情、恩義。 錢刀:古時的錢有鑄成馬刀形的,叫做刀錢。所以錢又稱爲錢刀。

《白頭吟》的作者及創作背景仍有爭議。據《西京雜記》卷三記載卓文君作《白頭吟》。相傳卓文君十七歳便守寡。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她一聽傾心,一見鍾情。他們的愛情遭到了作者父親的強烈阻撓。作者憑着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和對幸福的追求,毅然逃出了卓府,與深愛之人私奔。可是司馬相如卻讓作者失望了。當他在事業上略顯鋒芒之後,久居京城,產生了納妾之意。於是作者作《白頭吟》,表達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嚮往,以及一個女子獨特的堅定和堅韌。

賞析

全詩每四句構成一個意羣。詩意遞進,穩當而有規律。大致又可分爲兩個部分。「溝水東西流」以前敘述女子與男子相決絕的場景,「悽悽復悽悽」以下寫她由自己愛情生活經歷的曲折引出對女子要怎樣的擇偶標準的一種認識。這兩部分內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僅爲讀者完整的塑造了一個容貌窈窕美麗,性格似柔實剛的,感情豐富真摯的女子形象,還給涉世未深的女子奉獻了切實,深刻,有益的生活誨語。敘事性與教誨性相結合成了本詩的一個明顯的特點。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這兩句含有兩個意思,一是女主人公用以比喻和自白她的愛情的純潔,二是她用潔白的雪,清亮的月來形容自己的美貌。它們是一篇的起興。言男女愛情應該是純潔無瑕的,猶如高山的白雪那樣一塵不染;應該是光明永恆的,好似雲間的月亮皎皎長在。這不僅是一般人情物理的美好象徵,也當是女主人公與其丈夫當初信誓旦旦的見證吧。誠如清人王堯衢雲:「如雪之潔,如月之明,喻昔日信誓之明也。」但也有解爲「以『山上雪』,『雲間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兩意人。」意亦可通。細玩詩意,解爲反面起興,欲抑先揚,似更覺有味。 故「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二句突轉:既然你對我的愛情已摻上雜質,既然你已心懷二心而不專一持恆,所以我特來同你告別分手,永遠斷絕我們的關係。「有兩意」,既與首二句「雪」「月」相乖,構成轉折,又與下文「一心人」相反,形成對比,前後照應自然,而譴責之意亦彰,揭示出全詩的決絕之旨。 詩句中「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意謂這是咱們最後一次相聚飲酒,散席後大家就各自分手,如流水東西永不匯合。「今日」,「明旦」是爲了追求詩歌表述生動才選用的措辭,如果把「明旦」句理解爲「明天就可在溝邊分手」,不免過於拘泥字句的意思,反而失去了詩人的真意。此句承上正面寫決絕之辭:今天喝杯訣別酒,是我們最後一次聚會,明晨就將在御溝分手,就像御溝中的流水一樣分道揚鑣了。「東西流」以渠水分岔而流喻各奔東西;或解作偏義複詞,形容愛情如溝水東流,一去不復返了,義亦可通。 最後八句是女主人公的人生經驗之談,它們好似一組格言,給人們有益的教誨。她自己從這場生活的變故中悟到了愛情的真諦,兩性結合的幸福絕不是建築在金錢上面的,而是需要真心相愛。「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爲!」這從男子的角度説,意謂假如你真的懷有深重的情義,又何必炫耀金錢,靠它來吸引異性:從女子的方面説,意謂,指她們擇偶千萬不能把金錢當做首要的條件,男人的情意如何纔是最重要的。 「悽悽」四句忽一筆宕開,言一般女子出嫁,總是悲傷而又悲傷地啼哭,其實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嫁得一個情意專一的男子,白頭偕老,永不分離,就算很幸福了。言外之意,自己今日遭到遺棄才最堪悽慘悲傷,這是初嫁女子無法體會到的滋味。作者泛言他人而暗含自己,辭意婉約而又見頓挫;已臨決絕而猶望男方轉變,感情沉痛而不失溫厚。 結尾四句,複用兩喻,説明愛情應以雙方意氣相投爲基礎,若靠金錢關係,則終難持久,點破前文忽有「兩意」的原故。以魚竿的柔長輕盈擺動和魚尾的滋潤鮮活,比喻男女求偶,兩情歡洽。《詩經》這類比興較多,如《衛風·竹竿》:「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毛傳》:「釣以得魚,如婦人待禮以成爲室家。」但此處聯下文之意,似又隱含愛情若不以意(義)氣相知,僅以香餌誘魚上鉤,恰似只靠金錢引誘,那愛情是靠不住的。故清人朱嘉微評曰:「何以得魚?須芳其餌。若一心人意氣自合,何須芳餌爲!」(《樂府廣序》)結句點破男子「有兩意」是因爲金錢關係。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1. (ái):形容雪的潔白。
  2. (jiǎo):明亮,潔白。
  3. 兩意:指對感情的不專一,有二心。
  4. 決絕:斷絕關系。
  5. 鬭酒:比賽飲酒。
  6. 躞蹀 (xiè dié):小步行走的樣子。
  7. 禦溝:皇宮門前的水溝。
  8. 簁簁 (shāi shāi):魚跳躍的樣子。
  9. 意氣:情義和志氣。

繙譯

如同山上的白雪一般純潔,像雲間的月亮一樣明亮。 聽說你對我有了二心,所以我來與你斷絕情緣。 今天我們相聚喝酒,明天就可能在溝邊分別。 我在溝邊徘徊,看著水流曏東西兩邊。 離別雖悲傷,但嫁娶不必哭泣。 衹願能找到一個一心一意的人,白頭偕老,永不分離。 竹竿輕輕搖曳,魚兒躍動歡騰。 男子應重眡情義,何必用金錢和刀劍來衡量呢?

賞析

《白頭吟》是西漢才女卓文君寫給丈夫司馬相如的一首詩,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對背叛的堅決。詩中以雪和月的潔白比喻自己純潔的愛情,用“兩意”揭示了司馬相如的變心。文君提出分手,決心不再畱戀,竝希望找到一個能共度一生的忠誠伴侶。詩中“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以生動的自然景象寓言愛情的自由與活力,強調了男子應重情輕財。全詩情感深沉,語言質樸,展現了卓文君的獨立人格和高尚情操。

卓文君

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文後,西漢臨邛(今四川邛崍)人,爲四川臨卭鉅商卓王孫之女。漢代才女,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姿色嬌美,精通音律,善彈琴,有文名。卓文君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如《白頭吟》,詩中“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堪稱經典佳句。 ► 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