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
註釋
- 蒼梧:山名,在今湖南寧遠縣境內,相傳舜葬於此 。
- 帝子:指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傳說她們追隨舜南巡,未及而舜死於蒼梧,二妃投湘水而死 。
- 蕭蕭:形容楓葉飄落的聲音 。
- 喧闐(tián):聲音喧鬧嘈雜。
- 章華:楚國離宮名,故址有多處,這裏指代楚王舊宮 。
- 南公:秦時楚國的隱士,曾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
- 長鋏(jiá):長劍 。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勢高峻,這裏指墳墓高大 。
翻譯
蒼梧山高聳入雲,湘水幽深無比。朝着北方的中原望去,越過了千萬重山巒。舜帝的兩位妃子往南方遊歷,卻一去不復返,只留下蒼蒼茫茫的楓樹林和桂樹林。楓葉颯颯飄落,桂葉依舊碧綠。從萬里之外趕來卻再也見不到她們了。她們乘龍昇天沒了蹤跡,草木無情,空自寄託着人們的悲泣。
水岸邊擊鼓聲喧鬧嘈雜,人們相隨拍打水面來憑弔屈原。屈原已經離世千年了,滿船哀傷的吟唱似乎還如當年那般。海濱有大鯨魚身長千尺,以人作爲糧食,這海域怎可進入?招來屈原的靈魂卻不歸,海水如此幽深,海魚又怎能理解人們對他忠直品性的哀傷?
可嘆忠心耿直的人死去無人銘記,可憐楚懷王西行進入秦國一去不返。秦國的關隘已然關閉,他再也沒有歸來之日,連章華宮也再也看不到他的車駕。君王離去時,簫鼓鳴咽,父老鄉親送別時,激動得車軸都折斷。他千里逃亡歸來卻迷失了故鄉,南公爲此哀傷悲痛,彈着長劍吟唱。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話一點不假,一旦起兵反秦衆人都歡呼雀躍。當年項羽年紀最小,原本只是個耕田的農夫。他橫行天下究竟爲了什麼呢?最後在烏江棄馬,那匹馬也傷心垂淚。項王死去後再無故人,有人拿着他的首級進入漢朝宮廷,自己的身軀倒在地上。富貴榮華又哪裏值得過多在意呢,到如今只有高大的墳墓罷了。過去的國家淒涼,人事變遷,楚地千百年來都傳唱着悲傷的歌謠 。
賞析
這首《竹枝歌》是蘇軾的作品。全詩圍繞着楚地的諸多歷史人物和故事展開。詩中融入了舜帝、屈原、楚懷王、項羽等人物事蹟,勾勒出楚國興衰的歷史畫卷。蘇軾借這些故事表達對歷史變遷、人物命運的深切感慨。開篇描寫蒼梧山和湘水,用自然山水營造出悠遠悲涼的氛圍,也引出舜帝妃子的傳說。對於屈原,既寫人們對他的憑弔,也感慨世人難以理解其忠直。在敘述楚懷王的遭遇中,刻畫了其淒涼悲哀的命運。對項羽這一人物,從他的崛起與最終失敗進行描繪,表達了對英雄末路的嘆惋。整體上,此詩語句流暢,既蘊含深沉的歷史思考,又飽含動人的情感,以豐富的歷史典故搭建起一幅歷史與現實交織的畫面,讓讀者感受到朝代更替、人事滄桑帶來的複雜況味,同時也展現出蘇軾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歷史深刻的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