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醜廝詩
註釋
- 病羸(léi):身體因病虛弱。 羸 :瘦弱。
- 墦(fán)間:墳墓間。
- 墮樵:掉落的柴草。
- 恃(shì):依靠。
- 褐:粗布衣服。
- 掣(chè)去:奪走。
- 齠(tiáo):兒童換牙,這裏指兒童。
- 崎嶇:形容道路高低不平。
- 亭長:秦漢時鄉官,負責治安等事務。
- 不憚(dàn):不怕。
- 我仇祝與苑:仇,此處意爲抗爭;祝與苑指壞人。
- 物色:此處指尋找。
- 遮邀:攔截、阻攔 。
- 譊譊(náo):喧鬧爭吵聲。
- 追配:讓他和……相配。
- 郴之蕘(chēn zhī ráo):指唐代柳宗元筆下的郴州打柴少年區寄,他曾機智地擺脫強盜 。
- 媾(gòu):這裏指籌備婚姻。
- 洗沐:本指沐浴,這裏指入職。
- 裹頭束腰:指穿上官服,整理儀態。
- 耕學苑:在學問的領域努力學習。
- 天驕:漢代時稱北方匈奴單于爲天之驕子,這裏泛指北方少數民族。
- 徼(jiǎo):求。
- 僬僥(jiǎo yáo):微小的希望。
翻譯
劉生是望都的普通百姓,病弱的他寄住在空蕩蕩的破窯中。他有個兒子叫醜廝,年僅十二歲便手持瓢四處討飯。在那墳墓之間尋找遺留的飯粒,在冰雪中拾取掉落的柴草。父子倆不論飢飽都生死與共,面對水火也一同承受煎熬。老病的父親全靠着一件粗布衣服,苦熬這積雪的寒夜。可嘆那兩個兇狠的強盜,像飢餓的貓頭鷹般奪去皮衣。父親最終因寒冷而離世,那賊人連這年幼的孩子也不放過。醜廝艱難地奔走去找亭長,絲毫不懼怕雪中小徑漫長遙遠。我憤慨地對抗那些壞人,尋找解救孩子的辦法。路上的行人爲此都悲痛流淚,那兩個壞人最終受到了應有的懲罰。醜廝喧鬧吵嚷着來到我的公堂申訴,他慷慨的訴說讓我的同僚們都爲之震驚。我說:這孩子可稱爲當代的「寄」,能與古代郴州的區寄相媲美。遺憾我不是柳子厚那樣的大文豪,不然一定爲你擊節高歌。官府賞賜了二萬錢,可這孩子無家可歸孤苦無依。用這錢爲他籌備將來的婚事,等到女子剛剛成年許配。讓醜廝入職做個小吏,穿戴整齊做好本職。用筆墨在學苑努力耕讀求知,若有戰事拿起弓矛去抗擊外敵。長大後隨你的喜好發展,只要做到忠孝福祿自然可求。就像歷史上有的宰相曾被打斷肋骨、有人憑藉吹簫獲得封侯。人生的事難以預料,可千萬不要輕視這小小的希望啊 。
賞析
這首詩講述瞭望都百姓劉生和兒子醜廝的悲慘遭遇以及醜廝後續的生活轉變。開篇呈現父子貧寒艱難的生活場景,凸顯出他們相依爲命的深厚情感。賊人搶奪皮衣致使劉生病死的情節,深刻揭示世道的險惡和窮人命運的悲慘。醜廝勇敢找亭長申訴並使壞人伏法,展現出他的果敢。官府獎賞、籌備其婚事與入職安排等內容,又表達詩人對醜廝未來的美好期望。整首詩通過講述這一具體故事,既有對民生疾苦的同情,也傳遞出世事難料、秉持忠孝終有回報的樸素觀念,內容豐富,情感深沉且有勸誡意味,藉助平實敘述刻畫生動形象,描繪出社會生活畫面,體現蘇軾關注底層、寫實且富有愛心、懷期望的創作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