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想要脫掉厚重的外套,怎奈春天總是乍暖還寒,寒氣尙未完全消歇。門上的珠簾懶懶地垂著,悶在閨閣深處的人兒,實在是無心卷起簾兒,就這樣獨自悶坐在家中。餘寒未消,那枝頭的杏花,又能綻放得了多久?深閨思婦的靑春就如這凋零的杏花一般,韶顔易逝,紅顔不覺已老,清明的雨淅淅瀝瀝,淋雨的花瓣兒就像那花兒啼哭的淚痕。她惆悵難安,不由得怨恨起這不眠不休的細雨來,恨它過於無情,寒氣襲人,苦雨摧花。
昨夜藉酒澆愁以忘憂,宿酒過量而醒來很遲。酒醒後的她,終日衹有一縷沉香相伴。本已百無聊賴,她又被這惱人的天氣撩得愈發心煩意亂。空中有鷰子飛過,她不禁歡喜雀躍,以爲傳來了夫君歸家的喜訊,誰知卻是空歡喜一場,著實讓人煩惱難堪,她不由將一腔惱怨都發嚮飛鷰。這莫名的怨恨正表達了她對離人的深切相思。她想象著離人在異鄉的種種來排遣寂寞,就像他仍在自己身邊一樣。
注釋
不捲珠簾:唐·王龍標《西宮春怨》詩:「西宮夜靜百花香,欲捲珠簾春恨長。」
人在深深處:語出宋·歐陽文忠《蝶戀花》詞:「庭院深深深幾許」句。
紅杏枝頭花幾許:化用宋·宋子京《木蘭花》詞:「紅杏枝頭春意鬧」句。
啼痕:淚痕,此指杏花上沾有雨迹。
止恨:衹恨。
宿酒:隔宿之酒,卽昨晚睡前飲的酒。
惱:撩惹。
遠信還因歸鷰誤:古有飛鷰傳書的故事。
西江:古詩詞中常泛稱爲江河。
序
《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是北宋詞人晏小山創作。這首詞描寫春日閨中懷人。全詞情測纏綿悱惻,造語卻深婉空靈,意象迭起,境界迷瀠,細膩地傳達了思婦內心複雜的情感起伏。
賞析
首句別開生面,不以景語起興,而純以陳述語氣,描寫閨中女子心緒:「欲減羅衣寒未去,不捲珠簾,人在深深處。」「寒未去」説明此時尙是早春,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受天氣影響,女子的心情必定也起伏無常。「深深處」點出女子憂悶之深,渲染出一種深重、孤寂的氛圍。「不捲珠簾」的原因,可能是女子愁緒縈懷而心生懨懶;也可能是她害怕捲起珠簾之後,望見滿目春色,更添愁緒。愁之深沉難去,可見一斑。
春來,百花盛開。本來是春光駘蕩,美景無限,「紅杏枝頭花幾許?」紅杏滿枝,繁花怒放,可是她卻想到,它究竟能開多久呢?「惜春長怕花開早。」旣盼又怕,對花是如此,對自己的靑春又何嘗不如此。願靑春如花朵般嬌艷,而靑春又不會久駐,不正像枝頭的紅杏花,很快就不會賸有多少麽?對於久望遊子的閨中人,豈不更怕「一朝春盡紅顔老」?於是,淚流滿面,更恨起「清明雨」來。説「止恨清明雨」,可能所思之人因雨不能迅速歸來的意思。不過另方面,「清明雨」也可説是泛指。因」這雨,如「雨橫風狂三月暮」的雨,如「雨打梨花深閉門」的雨。總之,它會使得花兒凋殘,人的靑春老去,那怎麽能不恨它呢?「止恨」,分量很重,映照出人的恨深怨極而又無可奈何的苦悶之情。
「盡日沉煙香一縷」,這一句寫閨中情景,女主人公的生活是多麽寂靜凄清,她終日對著一縷裊裊香煙出神,心中苦悶至極。她的愁悶無法排遣,唯有藉酒澆愁。「宿酒醒遲」,她心中有無限恨,不覺中喝了很多酒,以至於久睡不醒。緊接著一句「惱破春情緒」,徑直説出她的春愁。
結尾兩句「遠信還因歸鷰誤,小屛風上西江路」,讓我們知道了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眞正原因:原來她是盼望著春鷰給她帶來遠人的信息,而它們卻又令人失望。一箇「又」字,點明了失望之久。這裏不説所惦記著的人沒有捎信回來,卻怪鷰子忘了帶信,構思巧妙。於是她衹好空對屛風悵望。畫屛上煙水茫茫,那條蜿蜒的水路,不正是當初心愛的人遠去時所走的西江之路嗎?寫出了閨中佳人對心上人的一往情深,讀之令人感到意猶未盡,一詠三嘆。

趙令畤
趙令畤,初字景貺,蘇軾爲之改字德麟,自號聊復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趙德昭﹞玄孫。元祐中籤書潁州公事,時蘇軾爲知州,薦其才於朝。後坐元祐黨籍,被廢十年。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寧遠軍承宣使。四年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著有《侯鯖錄》八卷,趙萬里爲輯《聊復集》詞一卷。
► 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