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窗聽

· 晏殊
記得香閨臨別語。彼此有、萬重心訴。淡雲輕靄知多少,隔桃源無處。 夢覺相思天欲曙。依前是、銀屏畫燭,宵長歲暮。此時何計,託鴛鴦飛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香閨:**女子的內室,代指女子居住的地方。
  • **萬重心訴:**心中無數的深情話語。形容心裏藏着很多情意想要傾訴。
  • **淡雲輕靄:**淡淡的雲霧。 (ǎi):雲霧。
  • **桃源:**這裏借用陶淵明《桃花源記》典故,寓意理想的美好之地,此處表示與意中人相隔難見。
  • **夢覺:**夢醒。
  • **銀屏畫燭:**銀色的屏風,畫有圖案的蠟燭,描繪出清冷華麗的室內環境。
  • **宵長歲暮:**夜晚漫長,又到年終歲末時節,形容時光難熬。

翻譯

還記得在那女子閨房中臨別時的話語。我們彼此心中藏着無數深情的傾訴。然而如今,那淡淡的雲朵、輕輕的霧氣,不知有多少,彷彿將我與她分隔在桃花源頭般遙遠的地方,無處尋覓她的蹤跡。

從夢裏醒來,正是相思難熬的時候,天色快要亮了。眼前依舊是那銀色的屏風和畫燭。這夜晚是如此漫長,又恰逢歲末時分。在這難捱的時刻,不知有什麼辦法,能夠託付鴛鴦把我的情思帶給她。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詞人對戀人的深切思念。開篇直接回憶臨別場景,「萬重心訴」體現出兩人感情之深厚。「淡雲輕靄」以景襯情,營造出一種朦朧而阻隔的氛圍,暗示情侶之間的分離與難以相見。「夢覺相思天欲曙」將夢境與現實相連,突出夢醒後的寂寞與相思之苦。「銀屏畫燭」的描寫勾勒出室內環境的清冷,而「宵長歲暮」進一步渲染時間的漫長難捱。結尾「託鴛鴦飛去」富有浪漫色彩,藉助鴛鴦抒發自己希望傳達思念的急切心情,情感真摯而動人,生動展現了詞人在離別後的孤獨、思念以及內心的悵惘情緒 。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南昌進賢)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爲祕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爲“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