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聖制除夜其二

· 晏殊
珠躔回碧落,絳燎燭青規。 瑣闥瓊籤度,層臺玉漏移。 納新皇澤普,順節聖情怡。 萬宇長安陌,鄉儺集此時。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珠躔回碧落:形容明珠旋轉,如同在碧空迴轉。躔回,旋轉,迴轉。(zhū huí)
  • 絳燎:紅色的火炬。青規:指天象中的北斗七星,象徵方向與時間。
  • 瑣闥:宮中小門。瓊簽:美玉製成的書簡,此處指奏章。
  • 玉漏:古代計時器,用玉石製成。
  • 納新皇澤普:接受新年恩惠,遍及天下。
  • 順節:順應時節,這裏指迎接新的一年。
  • 聖情怡:皇帝心情愉快。
  • 萬宇長安陌:廣闊的長安城,萬民安居。
  • 鄉儺:古代習俗,迎神驅疫的活動。

翻譯

璀璨明珠在夜空中迴旋,紅色火炬照亮了北斗七星。精緻的宮門裏,珍貴的奏章傳遞着,層層高臺上,玉製的計時器記錄着時光的流轉。新的一年裏,皇帝的恩澤如雨露般普照大地,順應着時節,他的心情無比愉悅。在這萬民歡慶的新年之夜,長安街頭的鄉間風俗活動也在此時熱鬧起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宮廷在除夕夜的盛大景象,通過明珠、紅燭、瓊簽和玉漏等意象,展現出皇家氣象的莊重與華貴。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皇帝接納新年的喜悅之情,以及百姓在節日中的歡樂氛圍。同時,通過「鄉儺集此時」這一句,又融入了民間習俗,使得整首詩既有皇家的威嚴,又有生活的煙火氣,體現了濃厚的文化韻味。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南昌進賢)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爲祕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爲“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