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想上林诗

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 柳条恒着地,杨花好上衣。 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 西京董贤馆,南宛习都池。 荇间鱼共乐,桃上鸟相窥。 香车云母幰,驶马黄金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林:古宮苑名。
  • 蕭綱:梁武帝第三子,南北朝時期梁朝皇帝、文學家。
  • :總是,常常。
  • 西京:中國古代京都西安的別稱。
  • 董賢館:董賢,西漢美男子,漢哀帝很寵愛他,爲其建造館舍。
  • 南宛:應是「南苑」,指的是皇家苑囿。
  • 習都池:可能具體所指不明。
  • (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略呈圓形,浮在水面。
  • (xiǎn):車上的帷幔。

翻譯

春風本來就很奇特,與楊柳最爲相配。柳樹枝條總是垂到地面,楊花喜歡落在人的上衣上。處處都能讓人春心萌動,常常惋惜時光的流逝。就像西京的董賢館,還有南苑的習都池那般。荇菜之間魚兒共同歡樂,桃花之上鳥兒相互窺探。華美的車子有着雲母裝飾的帷幔,奔跑的馬配着黃金製成的馬絡頭。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春日景象和人們在春天裏的各種感受。詩中通過對春風、楊柳、楊花等自然元素的細膩刻畫,展現了春天的美好與生機。同時以董賢館、習都池等場景作類比,增添了一種歷史的韻味。「處處春心動,常惜光陰移」表達了人們在春天裏對美好時光易逝的感慨。詩的後半部分對魚、鳥以及香車等的描寫,則豐富了畫面的內容,使整個春天的場景更加鮮活,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春日景象。

蕭綱

蕭綱

即蕭綱。字世纘,一作世贊,小字六通。南朝梁武帝第三子。武帝天監五年,封晉安王。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蕭統死,繼立爲皇太子。太清末,侯景攻破建康,武帝死,即位。二年,爲侯景所殺。在位二年,廟號太宗。幼好詩文,爲太子時,結交文人徐摛、庾肩吾等以輕豔文辭描述宮廷生活,時稱“宮體詩”。明人輯有《梁簡文帝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