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所属合集
註釋
- 機象:事物的徵象。
- 垂冕:古代帝王貴族的冠飾,這裏代指帝王。 冕 (miǎn) :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後專指皇冠。
- 司牧:指官吏,管理百姓的人。
- 匪我求蒙:不是我去尋求矇昧的人。匪,通「非」;蒙,矇昧。
- 玄功:神妙的功績。
- 往晦必明:過去隱晦的事必然會變得明白。晦,隱晦。
- 來碩資蹇:未來賢才憑藉艱難而成長。來碩,未來的賢才;資,憑藉;蹇(jiǎn),艱難。
- 於皇:讚美詞,猶言「啊,偉大」。
- 載暉:照耀光輝。載,語助詞,無實義。暉,光輝。
- 昭昭:明白清楚的樣子。
- 熙熙: 和樂的樣子。
- 當寧: 面對着門屏。指天子視朝聽政。 寧 (zhù) :門與屏風之間。
- 日昃 (zè):太陽偏西,形容天色將晚。
- 抵璧焚翠:扔掉美玉,焚燒翠羽,形容不重奢華。
- 銷劍隳 (huī)城:銷燬兵器,毀壞城牆,指和平無爲。
- 九疇:相傳爲上古大禹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
- 三辟:指三種刑法,即大辟(死刑)、臏闢(剔去膝蓋骨)、宮闢(男子割勢,女子幽閉)。這裏指刑法制度。
- 虞箴: 古代虞人爲戒田獵過度而作的箴辭。泛指規戒的文辭。
- 矇(ménɡ)奏傳聲:瞽矇奏樂傳達消息。矇,眼睛失明的人,古代常以其爲樂官。
- 儀方在震:禮儀法則在於東方。震:八卦之一,代表東方。
- 金式瓊潤:像金玉般溫潤美好。
- 天爵: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養。
- 藎 (jìn):忠誠。
- 正朔: 指一年第一天開始的時候。這裏泛指曆法。
- 蔥瀚:泛指遙遠、荒僻的北方邊境地區。
- 冠冕:仕宦的代稱。
- 卬(ánɡ)越: 西南地區少數民族。卬,古同「昂」。
- 爭長:爭當盟主,比高下。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 相超魏闕:互相超過來到朝廷。魏闕,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其下常懸掛法令,後用作朝廷的代稱。
- 龜蒙南薦:龜山和蒙山在南方呈獻。龜蒙,龜山和蒙山,在今山東境內。
- 環裘西發:穿着皮裘的少數民族從西方前來。環裘,指少數民族服飾。
- 巢閣:鳳凰巢於亭閣,吉祥之兆。
- 難䎉 (fēnɡ):難以逢遇。䎉同「逢」。
- 上巳:農曆三月初三日,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重要的節日 。
- 於彼禊 (xì)流:在那水邊進行祓除儀式。禊,古代習俗,於農歷三月上巳日 ( 三國魏以後固定爲三月初三 ) 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稱爲「禊祭」 , 也稱「修禊」 。
- 祓 (fú)穢:清除污穢。
- 河滸:河邊。
- 張樂:奏樂。
- 春疇:春日的田野。
- 靈宮:宮殿。
- 命曉:報曉。
- 飾陛:裝飾宮階。
- 道源:疏導水源。
- 回伊流灞:使伊水、灞水迴流。
- 極望: 極目遠望。
- 天淵:指代帝王居住的地方。
- 閒館:閒靜的館舍。
- 巖敞:如巖一樣寬敞。
- 水架:架設在水上。
- 金觴:金制的酒杯。
- 玉俎:玉製的砧板。
- 筵浮水豹:筵席漂浮在水上如豹紋盪漾。
- 席擾雲螭: 席子好像雲間的螭龍在擾動。螭 (chī) :傳說中龍的一種。
- 寥亮:嘹亮。
- 嗷咷 (táo):哀怨的哭聲,這裏形容壎篪之聲。
- 壎篪 (xūn chí):古代兩種樂器,壎爲土製,篪爲竹製,聲音相和。
- 廣燕:盛大的宴會。燕,通「宴」。
- 穆穆: 端莊恭敬的樣子,多用以形容天子儀容。
- 周道如砥 (dǐ):形容道路平坦,像磨刀石一樣。
- 康衢:四通八達的大道。
- 玄黃: 指馬生病。這裏代指自己能力有限。
- 華轓 (fān)徒駕:華麗的車子空自行走。轓,車兩旁的屏障。
- 長纓:長繩子,常表示克敵制勝的手段。
- 失晨: 指雞失時報曉。比喻失職或錯失時機。
翻譯
神靈之理內心靜謐,機運物象與外界相融。放棄眷戀汾水之情,帝王垂冕於鴻宮理政。設立官吏治理百姓,並非我尋求無知之人。白白地每日辛勤忙碌,誰能契合那神妙之功。 (第一章) 過去隱晦之事必定會變得明朗,未來賢才憑藉艱難而成長。偉大而聖明的君主,按時運駕馭萬物治理天下。王朝曆法閃耀光輝,祥瑞再次降臨。舊時事物清晰依舊,百姓和樂向善。 (第二章) 天子臨朝直到太陽偏西,天未亮就起牀。拋棄美玉翠羽,銷燬兵器、毀壞城牆。各種法則井然有序,刑法制度清正不阿。規諫之辭從不缺失,盲人奏樂傳達消息。 (第三章) 美好景色意味着春天來臨,禮儀法則在東方彰顯。兩代聖人積累深厚品德,如金玉般溫潤美好。高尚品德必能相和諧,朝中大臣都忠誠一心。就像華山與霍山,是國家的堅定鎮護。 (第四章) 曆法推行到遙遠的北方,官職授到西南的少數民族。各國諸侯在明堂比高下,紛紛奔向朝廷。南方的龜蒙兩山呈獻祥瑞,西方的少數民族前來朝拜。鳳凰巢於亭閣容易看見,馴服於庭院卻難以逢遇。 (第五章) 往昔的上巳節,人們在那水邊進行祓除儀式。在河邊清除污穢,在春日田野奏響音樂。如今皇帝的車駕已停駐,也有人泛舟嬉戲。宮殿已經完備,本無需這次出遊。 (第六章) 清晨黃鶯報曉,朝霞驅散黑夜。裝飾宮階,疏導水源,讓伊水、灞水迴流。極目遠望帝王居處,曲折的是亭臺樓閣。閒靜的館舍如巖般寬敞,長廊架設在水上。 (第七章) 金制酒杯在席上搖盪,玉製砧板在席間傳送。筵席如豹紋在水上浮動,席面像雲間螭龍在擾動。琴瑟聲音嘹亮,壎篪之聲哀怨。在這盛大宴會裏歡樂無比,天子儀容端莊恭敬。 (第八章) 大道平坦如磨刀石,四通八達的道路徑直向前。只是慚愧自己能力有限,辜負皇恩而無力報答。華麗的車子空自行走,建功的長纓尚未裝飾。看到那失時報曉的雞,怎能忘記自己要振翅努力。 (第九章)
賞析
這首詩是謝脁代人應詔而作,圍繞宮廷侍宴這一主題,全面展現了宮廷生活和帝王德行等諸多方面。
從內容上看,首章闡述帝王治理天下的理念與功績,體現出其順應自然、垂拱而治的形象;第二章通過古今對比,歌頌君主聖明,國運昌盛;第三章描繪君主勤於政務、倡導節儉,以及國家刑法清明、政治有序;第四章表達對朝廷人才濟濟、德行高尚的讚美,以山川喻賢臣,凸顯其對國家的重要性;第五章展現了國家的聲威遠播,四方來朝的繁榮局面;第六章回顧上巳節傳統活動,通過與當下宮廷場景對比,映襯宮廷的奢華與寧靜;第七章着重描繪宮廷宴會上優美的景色、華麗的佈置,營造出一種高雅、盛大的氛圍;第八章進一步描寫宴會上的音樂與歡樂場景,凸顯天子的莊嚴和宴會的歡樂;結尾表達自己因未能報恩而慚愧,以及渴望努力效命的決心。
在藝術特色上,此詩語言優美華麗,用詞精準,大量的辭藻堆砌卻毫無贅餘之感,盡顯宮廷詩的典雅氣質,如對宴會場景和宮廷建築的描寫,宛如一幅華麗的畫卷。詩歌用典豐富,巧妙運用古代典故來表達情感、闡述事理,增強了作品的文化底蘊和表現力。同時,韻律和諧,節奏明快,讀來朗朗上口,具有很強的音樂美感,充分展示了謝脁高超的詩歌創作技巧。不過,由於該詩的應詔性質,一定程度上存在歌功頌德的成分,在思想深度上略有侷限,但在藝術成就上,不失爲南朝宮廷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