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下喜見八叔父

一別七冬夏,幾書通置郵。 冥鴻難借問,江鯉多沈浮。 心因夢想去,跡爲山川留。 叔趨丹鳳闕,身向臥龍洲。 邂逅入關馬,同時解轡鞦。 別後事萬端,向來身百憂。 諮嗟舊田園,慟哭新鬆楸。 稍詢耆舊間,太半歸山丘。 小兒攜婦子,襁褓皆裹頭。 青燈照逆旅,呼酒濯亂愁。 破啼爲笑語,霜夜盡更籌。 歲寒叔舊節,況又高春秋。 老鬆心更槩,綠竹氣和柔。 言如不出口,體若不勝裘。 德音潤九里,政事無全牛。 詩成戲筆墨,清甚韋蘇州。 篆籀有志氣,當於古人求。 自悲聞道晚,涉世如虛舟。 雖無觸物意,儻亦遭罵咻。 稍窺性命學,未窮言行尤。 息心待自信,渺如大河流。 堤防小不密,一決敗數州。 安得心服禮,不見爲瘡疣。 荊雞變化材,鵠卵滯陰幽。 願因啄抱力,浩蕩碧雲遊。
拼音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