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客人風塵僕僕,從遠方送來了一端織有文彩的素緞。
它從萬里之外的夫君處捎來,這絲絲縷縷,該包含着夫君對我的無盡關切和惦念之情!
綺緞上面織有文彩的鴛鴦雙棲,我要將它做條溫暖的合歡被。
牀被內須充實以絲綿,被緣邊要以絲縷綴。
絲綿再長,終究有窮盡之時,緣結不解,終究有鬆散之日。
唯有膠和漆,黏合固結,再難分離。那麼,就讓我與夫君像膠和漆一樣投合、固結吧,看誰還能將我們分隔?
注釋
端:猶「匹」。古人以二丈爲一「端」,二端爲一「匹」。
故人:古時習用於朋友,此指久別的「丈夫」。
爾:如此。
「相去萬餘里,故人心尚爾。」句:儘管相隔萬里,丈夫的心仍然一如既往。
鴛鴦:匹鳥。古詩文中常用以比夫婦。
「文彩雙鴛鴦」句:締上織有雙鴛鴦的圖案。
合歡被:被上繡有合歡的圖案。合歡被取「同歡」的意思。
著:往衣被中填裝絲綿叫「著」。綿爲「長絲」,「絲」諧音「思」,故云「著以長相思」。
緣:飾邊、鑲邊。
「緣以結不解」句:被的四邊綴以絲縷,使連而不解。緣與「姻緣」的「緣」音同,故云「緣以結不解」。
別離:分開。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句:我們的愛情猶如膠和漆粘在一起,任誰也無法將我們拆散。
序
此詩爲《古詩十九首》的第十八首。它以奇妙的思致,抒寫了一位思婦的意外喜悅和癡情的浮想。
賞析
此詩開篇一改《古詩十九首解》常從寫景入手的慣例,而採用了突兀而起、直敘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爲了造成一種絕望中的"意外"之境,便於更強烈地展示女主人色那交織着悽苦、哀傷、驚喜,慰藉的"感切"之情。自「文彩雙鴛鴦」以下,詩情又有奇妙的變化,在癡情的女主人公心中,一些平凡的事物,都獲得了特殊的含義:「絲綿」使她聯想到男女相思的綿長無盡;「緣結」暗示她夫妻之情永結難解。這兩句以諧音雙關之語,把女主人公浮想中的癡情,傳達得既巧妙又動人。
《客從遠方來》所表現的,就是上述的喜悅和一片癡情。全詩的色彩很明朗;特別是「文彩雙鴛鴦」以下,更是奇思、奇語,把詩情推向瞭如火似的錦的境界。當女主人公歡喜地念叨着「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的時候,她恰恰正陷於與夫君「萬里」相隔的「別離」之中。以此反觀全詩,則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實都不過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虛境罷了。根本不曾有遠客之「來」,也不曾有彩「綺」之贈。倘若真能與夫君「合歡」,她就不必要在被中「著」以長相之思、緣以不解之結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遺”:給予,餽贈。
- “耑”:古代佈帛長度單位,二丈爲一耑。
- “綺”(qǐ):有花紋的絲織品。
- “尚爾”:還是這樣。
繙譯
有客人從遠方而來,贈送給我一匹有花紋的精美絲織品。路途相距有萬裡之遙,可故人的心意還是這般深厚。上麪綉著一雙彩色的鴛鴦,把它裁剪成郃歡被。填充上長長的相思,周邊用解不開的結做裝飾。就像把膠投入漆中一樣,誰又能使我們分開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客人從遠方帶來禮物,展現了故人的深情厚誼。詩中對綺的描寫細致入微,以及將其制成郃歡被的擧動,寓意著對愛情或友情的珍眡。“以膠投漆中”更是形象地表達了二人關系的緊密難以割捨。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情感真摯深沉,借物抒情,生動地展現了思唸和情意的深厚緜長。
無名氏的其他作品
- 《 漢元光鏡銘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下品 · 草部 · 女青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中品 · 草部 · 蜀羊泉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下品 · 玉石部 · 鉛丹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中品 · 草部 · 知母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上品 · 草部 · 乾地黃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上品 · 獸部 · 麝香 》 —— [ 漢 ] 無名氏
- 《 漢王氏鏡銘 》 —— [ 漢 ] 無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