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 蔡伸
數聲鶗鴂。可憐又是,春歸時節。滿院東風,海棠鋪繡,梨花飄雪。 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幹風月。
拼音

譯文

幾聲杜鵑的悲啼,令人憐惜啊,又是到了春光歸去的季節。滿院的東風嬉謔,海棠花鋪了一地錦繡,梨花漫空裏飄起白雪。 殘枝上丁香花綴着哭泣的露水,算來也比不上,我這樣寸寸肝腸裏的悲愁鬱結。本來就像沈休文多情善感,我的悲愁感傷卻不關清風與明月。

注釋

柳梢青:北宋僧仲殊詞有“柳嫋煙斜”句,因以爲調名。 鶗鴂(tíjué):古有“鳴而草衰”的說法,一說指杜鵑。詞中指杜鵑(子規)的可能性大。 繡:指紅錦緞。 休文:即南朝梁詩人沈約,字休文,仕宋及齊,不得大用,鬱郁成病,消瘦異常此處是作者自況。 不幹:不干涉、與之無關。 風月:清風與明月。

這首小令抒發了惜花傷春的情意,暗寓着對身世之嘆。上片描繪暮春既美麗而又淒涼的景色。開頭“數聲”鶗鴂,使人聯想到蜀帝杜宇,死後化作杜鵑的故事,令人傷感,奠定了全詞基調。“可憐”直敘因由,是傷感春又歸去。然後抓住海棠鋪梨花飄雪的特點,寄託既陶醉美景又傷心年華消逝的複雜情感。 下片抒發主人公愁腸百結、胸懷難露的苦悶心緒。開頭“丁香”承上,“泣”領下,用得巧妙,自然地把上片側景的描繪過渡到以下側情的抒發。即使丁香因“殘”而能泣,也“未比”得上自己柔腸寸斷的怨愁。是以物比人,一層。進而以沈休文自況,二層。這一層含義既深又露,顯而易見,沈約是因不得志而抑鬱成病,哪個不知?最後二句又能起波瀾,說“不幹風月”,故意撇開,把無法排遣的鬱悶歸結於自身多情多感,又把真情藏起。是故作愚蠢之筆,在輕描淡寫的自然調侃中見曲折而沉鬱的感情。

蔡伸

蔡伸,字伸道,號友古居士,莆田(今屬福建)人,蔡襄孫。政和五年(1115)進士。宣和年間,出知濰州北海縣、通判徐州。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伸間道謁軍門,留置幕府。南渡後,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檜當國,以趙鼎黨被罷,主管台州崇道觀。紹興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後爲浙東安撫司參謀官,提舉崇道觀。紹興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傳。伸少有文名,擅書法,得祖襄筆意。工詞,與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屬,屢有酬贈。有《友古居士詞》一卷。存詞175首。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