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後寫望

· 林逋
水墨屏風狀總非,作詩除是謝玄暉。 溪橋嫋嫋穿黃葉,樵斧丁丁斫翠微。 返照未沉僧獨往,長煙如淡鳥橫飛。 南峯有客鋤園罷,閒倚籬門忘卻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水墨屏風:像水墨畫一樣的屏風,這裏用來形容孤山景色如畫上之景。
  • 謝玄暉:即謝朓(tiǎo),南朝齊傑出的山水詩人,詩風清新自然,善於描繪山水景色,此處意思是要用詩描繪這景色除非像謝玄暉那樣的詩人。
  • 嫋嫋(niǎo niǎo):形容嫋嫋婷婷,搖曳多姿的樣子,這裏指溪橋蜿蜒的狀態 。
  • 丁丁(zhēng zhēng):伐木的聲音。
  • 斫(zhuó):砍。
  • 翠微:指青翠的山。
  • 返照:落日的餘暉。
  • 長煙:大片的煙霧。

翻譯

眼前孤山的景色,絕非普通水墨屏風所能呈現。若想要用詩來描繪,大概也只有謝玄暉那樣的大詩人才能做到。溪水之上的小橋,在隨風飄拂的黃葉間蜿蜒穿梭;砍柴的斧頭,在碧綠的山間發出「丁丁」的聲響。夕陽還未完全落下,僧人的身影獨自前行;大片淡淡的煙霧中,飛鳥展翅橫掠而過。南峯那邊有個耕種園子的人勞作完畢,悠閒地倚靠在籬笆門前,竟陶醉得忘記了回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出一幅靜謐又富有生機的山水田園畫卷。開篇「水墨屏風狀總非,作詩除是謝玄暉」以獨特的視角,說眼前景色即使用水墨屏風也難以展現其美妙,突出景色的美妙超凡,進而感嘆只有像謝朓這樣的高手才能用詩來描繪,給讀者留下無盡遐想。頷聯「溪橋嫋嫋穿黃葉,樵斧丁丁斫翠微」中「嫋嫋」寫出了溪橋姿態之柔美,「丁丁」的擬聲詞將砍柴之聲生動呈現,視聽相結合,把山林中清幽寧靜卻不失生活氣息的場景刻畫入微。頸聯「返照未沉僧獨往,長煙如淡鳥橫飛」,用「返照」「長煙」「鳥」等意象描繪出暮色時分,光影交錯、飛鳥橫空,有動有靜的奇妙畫面,營造出空靈寂靜之感。尾聯「南峯有客鋤園罷,閒倚籬門忘卻歸」則將視角轉到勞作後的人身上,刻畫了一幅悠閒愜意的畫面,體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整首詩從不同角度描繪孤山的景色,動靜相襯,詩中有畫,情景交融,展現出詩人對自然與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詩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爲妻,以鶴爲子”,人稱“梅妻鶴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