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林外
飛樑壓水,虹影澄清曉。橘裏漁村半煙草。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裏,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風帽。四海誰知我。一劍橫空幾番過。按玉龍、嘶未斷,月冷波寒,歸去也、林屋洞天無鎖。認雲屏煙障是吾廬,任滿地蒼苔,年年不掃。
拼音

所属合集

#洞仙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梁:架於高空的橋梁。
  • 虹影:虹的身影,這裡形容橋的形狀似虹。
  • 雨巾風帽:遮蔽風雨的頭巾和帽子,常指浪跡江湖者的打扮。
  • 玉龍:指寶劍。

繙譯

高架在水麪的橋梁壓低了水麪,虹的影子在清晨顯得那麽澄澈明晰。那橘林中的漁村一半被菸霧籠罩著。從古至今,景物依舊而人已改變,在這天地間,衹有江山永遠不會老去。我戴著雨巾,頂著風帽。普天之下有誰知道我呢。我仗著一把劍橫行天下已經好幾次經過這裡。按著寶劍,那龍吟之聲還未斷絕,月光寒冷,水波淒寒,歸去啊,那林屋洞天啊沒有門鎖。認準那雲霧繚繞的如屏風般的山和菸霧遮蔽的地方就是我的房屋,任憑滿地長滿青苔,年年都不去清掃。

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景,描繪了飛梁壓水、漁村如菸的景象,展現出一幅古樸而甯靜的畫麪。同時感歎古往今來物是人非,唯有江山不老,蘊含著深沉的歷史感慨。下片著重抒發詞人的自我情懷,通過“雨巾風帽”“四海誰知我”等表述,顯示出其孤獨與超脫。“一劍橫空幾番過”則盡顯豪邁氣概。最後寫歸処林屋洞天,以及認雲屏菸障爲吾廬,“任滿地蒼苔,年年不掃”,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隨性自在的意境。整首詞意境開濶而深遠,兼具豪放與婉約之美。

林外

林外

宋泉州晉江人,字豈塵。高宗紹興三十年進士。爲興化令。工詩詞,豪於酒,曾於西湖酒肆飲酒鬥餘,復題詩壁間,人皆驚異以爲神。有《懶窠類稿》。 ► 3篇诗文

林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