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毗陵趙府,兵後僧多佔作佛屋
西園春暮。亂草迷行路。風捲殘花墮紅雨。念舊巢燕子,飛傍誰家,斜陽外、長笛一聲今古。
繁華流水去。舞歇歌沈,忍見遺鈿種香土。漸橘樹方生,桑枝才長,都付與、沙門爲主。便關防、不放貴游來,又突兀梯空,楚王宮宇。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毗陵:今江蘇常州市的古稱。
- 兵後:戰亂之後。
- 僧多佔作佛屋:許多僧人佔據了這些地方,改建爲佛寺。
- 西園:指趙府的花園。
- 迷行路:道路被雜草遮蔽,難以辨認。
- 墮紅雨:形容落花如雨。
- 念舊巢燕子:懷念以前築巢的燕子。
- 飛傍誰家:飛到哪家去築巢。
- 長笛一聲今古:長笛的樂聲,似乎穿越了古今。
- 繁華流水去:繁華景象如流水般逝去。
- 舞歇歌沈:舞蹈停止,歌聲沉寂。
- 遺鈿種香土:遺留下來的首飾埋在土中,比喻往日的繁華已成過去。
- 漸橘樹方生:橘樹剛剛開始生長。
- 桑枝才長:桑樹的枝條剛開始長出。
- 沙門:佛教僧侶。
- 關防:指門禁。
- 不放貴游來:不允許貴族遊客進入。
- 突兀梯空:形容建築物高聳,空曠。
- 楚王宮宇:指楚王的宮殿,這裏比喻趙府。
翻譯
在毗陵的趙府,戰亂之後,許多僧人佔據了這裏,將其改建爲佛寺。春天即將結束,趙府的西園裏,雜草叢生,道路難以辨認。風捲起了殘花,如同紅色的雨點紛紛落下。我懷念那些曾經在這裏築巢的燕子,它們現在飛到了哪家去呢?在斜陽的映照下,遠處傳來長笛的聲音,彷彿穿越了古今。
曾經的繁華已經如流水般逝去,舞蹈和歌聲都已停止,我怎能忍心看到那些遺留下來的首飾埋在土中,見證着往日的繁華。橘樹剛剛開始生長,桑樹的枝條也才長出,這一切現在都歸佛教僧侶所有。門禁嚴格,不允許貴族遊客進入,而那些高聳空曠的建築,就像是楚王的宮殿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趙府的荒涼景象,通過對比往日的繁華與現今的淒涼,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亂草迷行路」、「風捲殘花墮紅雨」,生動地勾勒出一幅荒蕪的畫面。同時,通過「長笛一聲今古」等句,傳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汪元量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