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頭 · 其二客贈牡丹

維摩病起,兀坐等枯株。清晨裏,誰來問,是文殊。遣名姝。奪盡羣花色,浴纔出,酲初解,千萬態,嬌無力,困相扶。絕代佳人,不入金張室,卻訪吾廬。對茶鐺禪榻,笑殺此翁臞。珠髻金壺。始消渠。 憶承平日,繁華事,修成譜,寫成圖。奇絕甚,歐公記,蔡公書。古來無。一自京華隔,問姚魏、竟何如。多應是,彩雲散,劫灰餘。野鹿銜將花去,休回首、河洛丘墟。漫傷春弔古,夢繞漢唐都。歌罷欷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維摩:即維摩詰,是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薩。這裏詩人以維摩自比,暗示自己像維摩一樣抱病。
  • 兀坐:獨自端坐。
  • 酲(chéng):醉酒後神志不清。
  • 金張室:代表富貴人家。「金張」 ,指漢宣帝時的金日磾(mì dī)和張安世,他們二人歷仕三朝,權勢顯赫。
  • 茶鐺(chēng):煮茶的器具。
  • 禪榻:禪牀,和尚坐禪用的牀。
  • 臞(qú):瘦。
  • 譜、圖:歐陽修曾寫《洛陽牡丹記》,蔡襄曾作《牡丹譜》。
  • 姚魏:姚黃和魏紫,是牡丹名貴品種 ,這裏代指牡丹。
  • 劫灰餘:經歷劫難後的殘餘。佛教認爲世界經過若干萬年就會遭受一次毀滅,毀滅後的殘餘即劫灰。
  • 河洛:黃河與洛水,這裏泛指中原地區。

翻譯

我像維摩詰病癒後,獨自枯坐在那裏如同枯樹株一般。清晨時分,是誰前來探問?原來是文殊。還派遣了美麗的女子前來。這女子的容顏美貌,將羣花的豔麗都比下去了。她就像剛出浴的美人,酒醒初解,姿態萬千,嬌柔無力,需要人攙扶。這絕代佳人,不進入那富貴豪門之家,卻來到我這簡陋的居所探訪。面對煮茶的器具和禪牀,看着我這個消瘦的老頭開心地笑了。她頭上梳着珠翠的髮髻,手中拿着金壺,才使我這清冷的局面有了生氣。

回憶起太平盛世的時候,那些繁華的事情,有人修撰成譜,有人繪寫成圖。牡丹的奇美絕妙,有歐公的記載,蔡公的文字傳世,自古以來都無與倫比。自從與京城隔絕之後,我想問問那些名貴的姚黃魏紫牡丹如今究竟怎樣了。想來大概如同彩雲般飄散了,只剩下經歷劫難後的殘跡。就連野鹿都會銜着牡丹花離去,不要再回首看那中原地區已然一片荒蕪。空自傷春,憑弔往昔,夢境常常縈繞着漢唐時的都城。一曲歌罷,不禁聲聲嘆息。

賞析

這首詞以牡丹爲線索,融合了個人遭際、時代變遷與對過往盛景的緬懷。開篇以 「維摩病起」 自比,描繪自己寂寥枯坐之態,借文殊和名姝的到來稍作點綴,襯出自身的清苦落寞。

下闋由眼前之景轉向對承平年間牡丹繁榮的追憶,提及歐陽修、蔡襄記錄牡丹的事蹟,彰顯當年牡丹文化的鼎盛。然而 「一自京華隔」 筆鋒一轉,展現出如今國家破敗、中州淪陷的悲涼,牡丹也隨之凋零,野鹿銜花離去之景,以及 「河洛丘墟」 的描述,表達了對國土淪陷的痛心疾首。 「漫傷春弔古,夢繞漢唐都」 直抒胸臆,抒發對昔日繁盛都城的深切懷念和對國家命運的哀傷,詞的情感沉鬱頓挫,於追思與現實的強烈對比中,深刻體現出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對時勢的無奈憤懣 。

劉克莊

劉克莊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後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於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 48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