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四月十二日牡丹始開乃單臺花也餘將上開平作詩示瑾
暖風吹雨佐花開,送我灤陽第四回。
內院賜曾傳側帶,江南畫不數重臺。
回黃抱紫傳真訣,媲白抽青陋小才。
自是妖紅居第一,他年折桂莫驚猜。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灤陽:地名,今河北省灤縣。
- 內院:指皇宮內院。
- 側帶:指牡丹花的一種品種,花瓣邊緣呈波浪狀。
- 重臺:指牡丹花的一種品種,花瓣層層疊疊。
- 回黃抱紫:形容牡丹花的顏色變化,由黃轉紫。
- 媲白抽青:形容牡丹花的顏色,白中帶青。
- 妖紅:形容牡丹花的紅色非常豔麗。
- 折桂:比喻科舉及第。
翻譯
溫暖的春風和細雨助長了花朵的開放,這是我第四次前往灤陽。 皇宮內院曾經賜予我側帶牡丹的榮譽,江南的畫師也不再數重臺牡丹。 牡丹花由黃轉紫,傳承着真正的祕訣,白中帶青,顯得小才淺陋。 自然是因爲那妖豔的紅色位居第一,將來我科舉及第時,不要驚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牡丹花盛開的景象,通過對比皇宮內院的牡丹和江南畫中的牡丹,表達了詩人對牡丹花色的讚美。詩中「回黃抱紫」和「媲白抽青」生動描繪了牡丹花的色彩變化,展現了其獨特的美感。結尾處,詩人以牡丹的妖紅色自喻,預示着自己未來的成功,表達了一種自信和期待。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飲酒雜詩 其十一 》 —— [ 元 ] 袁桷
- 《 翰林故事莫盛於唐宋聊述舊聞擬宮詞十首 其六 》 —— [ 元 ] 袁桷
- 《 過揚州憶昔四首 其三 》 —— [ 元 ] 袁桷
- 《 次韻馬伯庸應奉絕句八首 》 —— [ 元 ] 袁桷
- 《 立春日宿大清口舟中見新月二鼓雪作 》 —— [ 元 ] 袁桷
- 《 董生噩上人以叔載韻見貽再次韻 其六 》 —— [ 元 ] 袁桷
- 《 次韻陳又新 》 —— [ 元 ] 袁桷
- 《 信州招真觀二十八詠 》 —— [ 元 ] 袁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