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兒詩
注釋
註釋
- 袞師:作者的兒子的名字。
- 周晬(zuì):週歲。
- 丹穴物:指鳳凰之類神異之物。
- 流品:品類,等級。
- 䦱(huō)敗:破壞。
- 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
- 佶傈(jí lì):健壯的樣子。
- 篔簹(yúndāng):一種皮薄、節長而竿高的竹子。
- 喀唾:吐口水。
翻譯
我的驕兒袞師啊,那真是秀美無比沒有人能比。髮結上繫着彩繡的頭繩還不到週歲,就已經知道六七這個數字。四歲就知道自己的姓名,都不看那些梨子栗子。結交的朋友多來窺探,都說這孩子如同丹穴中神異之物。前朝看重容貌儀表,其品級才能列爲第一。要不然就如神仙姿容,再不就是有燕鶴那樣的風骨。怎能得到如此稱讚,想是慰藉我這衰老之身。青春美好的時節裏,和夥伴們盡情嬉戲不分外甥侄子。繞着廳堂又穿過樹林,熱鬧得如同鼎中開水沸騰外溢。家中有長者來訪,他急忙跑出去。客人問他需要什麼,他卻不把想法如實說出。回來後學客人的模樣,破壞了拿着的爺爺的手板。有時戲虐像張飛那樣的大鬍子,有時嘲笑鄧艾口吃的樣子。像豪鷹羽毛那樣高聳,像猛馬那樣氣勢雄壯。砍來青篔簹竹子,騎着它隨便亂闖。忽然又學那參軍戲,按節拍呼喚蒼鶻。又在紗燈旁,叩頭禮拜夜佛。仰起鞭子去纏繞蜘蛛網,低下頭去飲花中的蜜。想要和蛺蝶比輕巧,比不上柳絮飄飛那麼輕快。在階前遇到姐姐,玩六甲遊戲卻總是輸。凝着走動玩那香奩,還拔脫那金屈戌。抱着東西反覆翻滾,威風耍怒沒人能管。彎身去拉那窗上的網,吐口水去擦那琴上的漆。有時看別人臨寫書法,自己筆直站立一動不動膝蓋不彎。看到古錦就請求裁衣,看到玉軸也想要。請求爺爺書寫春勝,春勝在春天很適宜。芭蕉葉斜着捲起來當箋紙,辛夷花低低地伸到筆前。爺爺以前喜好讀書,勤奮刻苦自己寫作。快到四十歲弄得很憔悴,還沒有肉害怕蚤蝨。兒啊千萬不要學爺爺,讀書只爲求個功名。掌握像穰苴司馬法、張良黃石術那樣的知識,就可以當帝王的老師,不用再講究那些細枝末節。況且如今西方和北方,羌戎正張狂放肆。討伐或赦罪都沒能成功,就像痼疾一樣需要調養。兒子你應當快速長大成人,去探虎窩抓幼虎。應當成爲萬戶侯,不要只守着一部經書。
賞析
這首詩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作者之子袞師的種種可愛模樣與行爲,充滿了對孩子濃濃的喜愛與期望。詩中從孩子的聰明早慧,到活潑嬉戲的場景,如和朋戲、學客人等,活靈活現。同時也刻畫了孩子的調皮搗蛋,比如破壞手板等,展現出孩子的童真童趣。通過對孩子形象的刻畫,也反映出作者對其成長的關切與寄望。詩歌在描繪孩子的同時,也透露出作者自身對人生的感慨以及對社會局勢的關注,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情感。整體風格活潑自然,語言形象生動,生動地展現了溫馨的生活場景與深厚的親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