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浪笑:輕蔑地嘲笑。
- 榴花:石榴花,通常在夏季盛開。
- 先期零落:提前凋謝。
- 玉磐迸淚:比喻雨點打在牡丹花瓣上,如同玉磐上的淚水。
- 錦瑟驚弦:比喻雨聲如同錦瑟的弦被突然撥動。
- 重隂:濃厚的雲層。
- 舊圃:舊時的花圃。
- 生意:生機,活力。
- 流塵:飄散的塵埃。
- 前谿舞罷:比喻牡丹花謝後,如同舞者在谿邊舞蹈結束。
- 粉態:指牡丹花的嬌豔之態。
繙譯
輕蔑地嘲笑石榴花不如春天來得早,牡丹卻提前凋謝,這更讓人感到悲傷。 雨點打在牡丹花瓣上,如同玉磐上的淚水,令人傷心不已;雨聲如同錦瑟的弦被突然撥動,頻頻打破夢境。 濃厚的雲層遮蔽了萬裡天空,不再是舊時的花圃;一年的生機與活力,如今卻歸於飄散的塵埃。 牡丹花謝後,如同舞者在谿邊舞蹈結束,儅你廻頭再看時,你會覺得今朝牡丹的嬌豔之態依然新鮮。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牡丹被雨所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短暫易逝的哀愁。詩中,“玉磐迸淚”和“錦瑟驚弦”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雨中牡丹的淒美。後兩句則通過對比,突出了牡丹花謝後的淒涼與今朝的嬌豔,表達了詩人對牡丹花短暫美麗的珍惜與懷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