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十首 · 其九 · 別鵠操

· 韓愈
雄鵠銜枝來,雌鵠啄泥歸。 巢成不生子,大義當乖離。 江漢水之大,鵠身鳥之微。 更無相逢日,且可繞樹相隨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ú)**:天鵝。
  • 乖離:分離,背離。

翻譯

雄天鵝叼着樹枝歸來,雌天鵝啄着泥土飛回。鳥巢築成了卻沒有孵育雛鳥,出於大義註定要彼此分離。長江和漢水是如此寬闊浩大,而天鵝的身軀在鳥中算是微小。此後再也沒有相逢的日子了,暫且可以繞着大樹相伴高飛一陣子吧。

賞析

這首《別鵠操》情感真摯動人,營造出一種哀傷且無奈的氛圍。開篇「雄鵠銜枝來,雌鵠啄泥歸」描繪出雌雄天鵝共同辛苦築巢的場景,給人溫馨之感,爲後文的離別做了情感上的鋪墊 。「巢成不生子,大義當乖離」,陡然轉折,說明儘管共同努力營造了家,但因種種原因(「大義」未明晰,給人遐想空間)註定要分別,命運弄人之感油然而生。「江漢水之大,鵠身鳥之微」通過江水之大和天鵝身軀之微形成鮮明對比,以宏大與渺小的對比,暗示了天鵝面對命運的無力,突出了它們渺小個體在巨大生活環境面前的無奈。最後「更無相逢日,且可繞樹相隨飛」,明知再無相見之日,只能求得短暫的相偎相隨,流露出深深的眷戀與不捨,整首詩在這種複雜情感的交織下展現了生命中無奈分別的悽美,讓讀者感受到深沉的悲傷與對命運無常的嘆息 。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