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黃子思詩集後
譯文
注釋
序
註釋
- 蕭散簡遠:形容書法風格灑脫、簡約、高遠。
- 翕(xī)然:一致的樣子。
- 英瑋:英俊奇偉。
- 凌跨:超越。
- 纖穠:纖細和濃郁,這裏指在古樸簡約中展現出的豐富和細膩。
- 三複:反覆多次。
翻譯
我曾經談論書法,認爲鍾繇、王羲之的書法灑脫簡約、高遠疏放,其精妙之處在筆畫之外。到了唐代,顏真卿、柳公權開始彙集古今筆法並完全發揮出來,極盡書法的變化,天下人一致把他們當作宗師,而鍾繇、王羲之的筆法愈加衰微了。 至於詩歌也是這樣。蘇武、李陵的詩自然天成,曹植、劉楨的詩自得其趣,陶淵明、謝靈運的詩超然物外,大概可以說是達到極致了。而李白、杜甫以英俊奇偉、舉世無雙的姿態,超越百代,古今的詩人都相形失色,然而魏晉以來那種高風絕塵的氣度,也稍微減弱了。李白、杜甫之後,詩人相繼創作,雖然偶爾有高遠的韻味,但才華不能完全表達出意境,只有韋應物、柳宗元在古樸簡約中展現出細膩豐富,在平淡中寄託深遠的韻味,這是其他人比不上的。唐末的司空圖,在艱難的戰亂之間,他的詩文卻高雅不凡,仍然有太平時期的遺風。他的詩論說:「梅子的味道止於酸,鹽的味道止於鹹,飲食不能沒有鹽和梅,但它們的美味常常在鹹酸之外。」他大概是自己列舉出他的詩中有在文字之外有所得的二十四韻,遺憾當時的人不瞭解其中的精妙,我多次重複他的話而感到悲痛。 福建人黃子思,在慶曆、皇佑年間號稱是擅長寫文章的人。我曾經聽前輩誦讀他的詩,每當得到好的句子和精妙的語言,要反覆誦讀多次,才能領會其中的意思。確實啊,司空圖的話,美妙在鹹酸之外,可以讓人反覆吟詠、讚歎。我已經和他的兒子黃幾道、他的孫子黃師是交往,得以看到他家的詩集。而黃子思品行忠厚、志向高遠,做官有出衆的才能,這些在墓誌中有詳細的記載,我不再論述,只這樣評論他的詩。
賞析
這篇文章中,蘇軾以書法的發展爲例,探討了詩歌的演變。他認爲古代詩人的作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如蘇、李、曹、劉、陶、謝等人的詩各有特色。而李、杜雖成就極高,但魏晉以來的高風絕塵之氣有所減弱。韋應物、柳宗元的詩則在古樸簡約中蘊含深意,獨具韻味。文末提到黃子思的詩,蘇軾通過聽前輩誦讀,領略到其詩的妙處,認爲其詩如司空圖所言,美在文字之外,值得反覆品味。文章體現了蘇軾對詩歌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前人詩歌成就的尊重和對黃子思詩歌的讚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