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觀星詩

· 楊廣
團團素月淨,翛翛夕景清。 谷泉驚暗石,松風動夜聲。 披衣出荊戶,躡履步山楹。 欣睹明黨亮,喜見泰階平。 觜參猶可識,牛女尚分明。 更移斗柄轉,夜久天河橫。 徘徊不能寐,參差幾種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團團:圓貌。(「團」,tuán) 素月:皓月,明月。 翛翛(xiāo xiāo):形容風聲、草木搖落聲。 谷泉:山谷間的泉水。 荊戶:用荊條編制的門。 躡履:穿着鞋子。 山楹:山中的房屋。(「楹」,yíng) 明黨:明亮的星辰。(可能是作者誤寫,應爲「明辰」) 泰階:古星座名。即三臺。上臺、中臺、下臺共六星,兩兩並排而斜上,如階梯,故名。古人認爲泰階平則天下太平。 觜參(zī shēn):觜宿和參宿,均爲二十八宿之一。 牛女:牛郎星和織女星。 }

翻譯

{ 圓圓的明月皎潔純淨,蕭蕭的傍晚景色清幽。 山谷中的泉水衝擊着暗處的石頭,鬆間的風聲在夜間響動。 披上衣服走出用荊條編制的門,穿着鞋子走向山中的房屋。 欣喜地看到明亮的星辰,高興地見到泰階星象平正。 觜宿和參宿還能夠辨識,牛郎星和織女星依然清晰分明。 北斗的斗柄漸漸轉動,夜晚長久銀河橫在天空。 我徘徊着不能入睡,心中有着幾種不同的情緒。 }

賞析

{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的月夜景象,通過對月亮、景色、泉水、風聲、星辰等自然元素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清幽、神祕的氛圍。詩中的語言簡潔明快,如「團團素月淨,翛翛夕景清」,用簡潔的詞彙生動地描繪出了月夜的寧靜與美麗。「谷泉驚暗石,松風動夜聲」則以動襯靜,通過泉水衝擊石頭和松風的聲音,更加凸顯出夜晚的寂靜。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天下太平的期望和對自然景觀的喜愛之情。最後,作者徘徊不能寐,心中的幾種情緒或許包含了對自然之美的陶醉、對世事的思考以及對某種未知的期待。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給人以美的享受。 }

楊廣

楊廣

即世祖明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文帝次子。開皇二年封晉王,九年統軍滅陳,歷任幷州、揚州總管,鎮守一方。開皇二十年勾結楊素讒陷兄楊勇,奪得太子位。仁壽四年乘父病重殺之自立。即位後,好大喜功,屢興兵戎,窮奢極欲,大興土木。造西苑,置離宮,開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水系;修長城,闢馳道,種種工程所役人民以百萬計,致生產嚴重破壞,饑饉不絕,民怨沸騰,羣雄蜂起。後南巡江都,沉溺酒色,爲宇文化及所殺。在位十四年。 ► 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