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詩五首
所属合集
註釋
- 獯(xūn)虜:指北方少數民族,這裏代指當時的敵軍。
- 飫(yù)饒:富足,充足。
- 川坻(chí) :河邊的高地。
- 薄言:語助詞,無義,在古代詩詞中常用。
- 隰垌(xí dòng):低溼的原野。
- 拊衿:撫摸衣襟,表感慨。
- 恲(pēng)性 :抒發情感。
- 具官臣:備位充數的官員。
- 中堅:古代軍事編制中主帥所居的中軍。
- 雚蒲(guàn pú):兩種水草名。
- 廛裏(chán lǐ):古代城市居民住宅區域,泛指市肆民居。
- 莊馗(zhuāng kui) :四通八達的大道。
翻譯
其一
從軍有苦有樂,關鍵就看跟隨誰出征。 倘若跟隨者神明英武,怎會使軍隊長久勞頓。 曹公出兵征伐關右,氣勢憤怒震天威嚴。 一舉就消滅了敵軍,再次出擊就使羌夷歸服。 在西邊平定賊寇,就像俯身去撿地上東西那樣輕易。 論功行賞越過秋山,犒賞的酒肉堆滿河邊高地。 軍中物資富足有餘,人和馬都養得肥壯。 出征時徒步去,回來多路兼行,出發時空手,歸來卻有很多財產。 開拓土地三千里,往返迅速如飛一般。 載着歌舞回到鄴城,心中願望都得以實現。 白天在朝廷參與大事,傍晚便輕鬆回家。 在外能參與時政,在內也不荒廢自家事務。 禽獸害怕成爲祭品,好莊稼充實已經豐收。 我私下裏羨慕伊尹負鼎求仕,願意磨礪自己這個腐朽遲鈍的身軀。 我不能效仿長沮、桀溺歸隱田園,手持鋤頭耕地。 細讀孔子的詩,明白隱居的說法不可行。
其二
秋風吹過涼風勁起,掌管刑法的官宣佈適時施刑。 我們的主公順應天時出征,威武地向東南進軍。 戰船行駛覆蓋長河,士兵排列布滿低溼的原野。 出征的士兵想念着親人,誰能沒有眷戀之情? 撫摸着衣襟靠着船桅杆,深切地思念着鄴城。 同情那遠征東山的人,喟嘆中感慨《鶴鳴》的詩意。 日月都不能安穩運轉,人怎麼能獲得長久安寧? 昔日有人跟隨周公旦出征,一去就是三年。 如今我們的主公神明英武之師,短時間前去肯定能快速平定。 我要拋開親情之念,竭盡全力獻上我的忠誠。 只怕自己沒有用處,辜負白吃俸祿的愧疚。 日夜自我抒發情懷,思緒如絲線般連綿。 我將手持先登的旗幟向前,怎敢聽到鳴金就退縮。
其三
我從軍踏上遙遠的征途,去討伐東南方的蠻夷。 兩隻船並行在寬廣的河流,傍晚都還沒靠岸。 太陽已經落到西山一半,家鄉還有剩餘的光輝。 兩岸蟋蟀聲聲鳴叫,孤獨的鳥兒翩翩飛翔。 出征的士兵心中滿懷愁緒,這淒涼情景讓我悲傷。 下船登上高高的堤岸,草上的露水打溼了我的衣裳。 轉身回到船中上牀休息,這滿心愁緒該向誰訴說。 投身於戰事,怎能顧念個人私事。 既然參戰就要準備獻出生命,這道理不可違背。
其四
早晨從鄴都橋出發,傍晚就渡過了白馬津。 在河堤上悠然漫步,左右瀏覽着我們的大軍。 相連的戰船超過萬艘,武裝的士兵成千上萬。 沿着東南的道路進軍,將一舉成就平定的功勳。 謀略都出自於軍帳內,全都依靠我們聖明的君主。 遺憾我沒有及時獻上謀略,就像那些充數的官員。 我在中軍裏鞠躬盡力,微小的計謀都提不出。 許歷算是個賢士,一句話就使秦軍戰敗。 我實在有白吃俸祿的過錯,實在愧對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 雖然我沒有像鉛刀一樣的才能,但也希望盡力貢獻微薄身軀。
其五
漫漫地行走在荒遠的路上,心中瀰漫着憂愁。 向四處望去沒有煙火,只看到樹林和山丘。 城郭長滿榛樹與荊棘,道路都找不到。 水草長滿廣闊的湖澤,蘆葦夾着長長的水流。 傍晚涼風吹起,小船翩翩飄蕩。 寒蟬在樹上鳴叫,鸛鵠在天空翱翔。 在外的遊子大多悲傷,眼淚止不住地流。 早晨進入譙郡地界,憂愁一下消散。 雞叫聲響徹四方,高粱和小米佈滿田野。 房屋充滿集市裏巷,男男女女站滿大道。 如果不是賢明聖德的國家,誰能夠享有這般美好。 詩人讚美這安樂的地方,即使是外來客也願意留下。
賞析
王粲的這組《從軍詩》以他親身經歷的戰爭生活爲題材,展現了曹軍征戰的多方面情況,情感真摯深沉,風格慷慨悲壯。
在內容上,詩篇描繪了出征行軍的艱苦,如道路荒涼、征戰辛勞等,也記述了戰爭的勝利局勢,如平定賊寇、拓展疆土等。同時,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既有對建功立業的渴望,像對追隨英明主帥建立功勳的期待;也有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和戰爭中內心痛苦的抒發。
從藝術表現手法來講,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以寫實手法描繪出征途中的景色,像「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蟋蟀夾岸鳴,孤鳥翩翩飛」 ,通過對傍晚自然景色的描寫,烘托出征夫的淒涼心境。也有對比手法,如「陳賞越秋山,酒肉踰川坻。軍中多飫饒,人馬皆溢肥」與「朝入譙郡界,曠然消人憂。雞鳴達四境,黍稷盈原疇」,將出徵征戰過程與到達安定之地後的情景進行對比,突出勝利之後的繁榮,反映出賢明國家治理下的美好生活。詩中還引用歷史典故,如伊尹負鼎求仕、許歷一言敗秦等,豐富了詩歌內涵,更好地表達詩人的志向和心境。整體而言,這組詩在魏晉文學史上是反映社會現實和文人精神狀態的優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