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 · 王勃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諸孫也。六歲善辭章。麟德初,劉祥道表其材,對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時諸王鬥雞,會勃戲爲文檄英王雞,高宗聞之,怒,斥出府。勃既廢,客劍南,登山曠望,慨然思諸葛之功,賦詩見情。又嘗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輒殺之,事覺當誅,會赦除名。 父福畤坐是左遷交趾令。勃往省覲,途過南昌,時都督閻公新修滕王閣成,九月九日,大會賓客,將令其婿作記,以誇盛事。勃至入謁,帥知其才,因請爲之。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酒酣辭別,帥贈百縑,即舉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時年二十九。 勃屬文綺麗,請者甚多,金帛盈積,心織而衣,筆耕而食。然不甚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人謂之腹稿。 嘗言人子不可不知醫,時長安曹元有祕方,勃盡得其術。又以虢州多藥草,求補參軍。倚才陵藉,僚吏疾之。 有集三十卷,及《舟中纂序》五卷,今行於世。勃嘗遇異人,相之曰:"子神強骨弱,氣清體羸,腦骨虧陷,目睛不全。秀而不實,終無大貴矣。"故其才長而命短者,豈非相乎?
拼音

辛文房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詩﹐與王執謙﹑楊載齊名。有《披沙詩集》﹐已佚。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職。此書成於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詩人傳記二百七十八篇,傳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計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許多詩人在舊史中無傳可稽,辛氏廣採資料,“遊目簡編,宅以史集,或求詳累帙,因備先傳,撰以成篇,斑斑有據,以悉全時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傳·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記載詩人登進士第年等,十分可貴;“傳後附以論,多掎摭詩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藝林”(《四庫全書總目》)。辛氏雖爲衆多的唐代詩人立傳,而其主旨卻似乎在因人而品詩,重點在標其詩格,而不在考敘行跡,所以其中敘述詩人生平部分,雜採文集、筆記、小說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鑑辨,史實的疏誤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詩文,或採擇前人舊評,或在前人舊評基礎上有所增飾,或自出新意,品評詩歌,則頗具啓發性。所以,“此書的主要價值與其說在提供詩人傳記史料方面,倒不如說是在唐詩的品評方面。”(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但它畢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詩人傳記,故歷來爲研究者所重視。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