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遷鶯 · 詠閏元宵​

銀蟾光采,​喜稔歲閏正,​元宵還再。​樂事難並,​佳時罕遇,​依舊試燈何礙。​花市又移星漢,​蓮炬重芳人海。​盡勾引,​遍嬉遊寶馬,​香車喧隘。​ 晴快。​天意教,​人月更圓,​償足風流債。​媚柳煙濃,​夭桃紅小,​景物迥然堪愛。​巷陌笑聲不斷,​襟袖餘香仍在。​待歸也,​便相期明日,​踏青挑菜。
拼音

所属合集

#白香詞譜

注釋

​銀蟾:明月。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所以用蟾代指月。 稔(rěn)歲:豐年。閏正:閏正月。 踏青:春遊。​​

賞析

燈月交輝,這是元宵佳節的特殊風景線,何況這詞寫的是閏正月元宵,數十年難逢,因此詞就在“閏”字上做足了文章,如“再”、“又”、“重”、“更”等字,都是因一歲中兩次逢元宵節而使用的。詞無大深意。上片不過是寫閏元宵的難遇與熱鬧,月如人意,重光人間,恰巧上年又是一個豐收之年。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具,二難並。燈火依然光明一片,就像天上的星河移到了人間;人海如潮,在荷花燈的照耀下,熙熙攘攘,香車寶馬,喧街塞巷,一片繁華景象。下片開頭鏡頭暫時撇下喧鬧的街市,轉向更廣大的天空、四周去,月圓人瑞,春色滿皇都。因爲是閏正月元宵,早過了立春季節,所以滿眼是桃紅柳綠,十分可愛宜人的早春天氣。接下去筆鋒又回到燈市上去,笑語陣陣,香風襲襲。最後是曲終人散,人們相約着明天到秀野去踏青,其樂融融。雖然是結尾,但樂事正方興未艾,真是“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元宵的歌聲才歇,春之圓舞曲又開始了。《歷代詩餘》說吳禮之的詞“皆能以尋常語言爲極透脫文字”,我們從《喜遷鶯》中確實也能領略到這一點,不使典,不用生硬字,明白如話。但平心而論,這首詞寫得較一般,比起周邦彥的《解語花》(”風銷絳蠟“)李清照的《永遇樂》(”落日熔金“)、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來,要差得很遠了。周、李、辛詞都融入了自己的身世感受,造語精警,所以能感人;而吳禮之則停留在一般描寫上,使人覺得平平。另外,此詞寫於南宋偏安杭州之後,國事堪憂之秋,然而人們似乎已忘卻了亡國之恥,”暖風薰得遊人醉“,熙熙然,陶陶然,於此我們也可見當時南宋一般士大夫與百姓的風氣。​

吳禮之

宋杭州錢塘人,字子和,號順受老人。以詞著稱。有《順受老人詞》。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