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八十二首(其四十五)

儒者通六藝,立志不可干。 違禮不爲動,非法不肯言。 渴飲清泉流,饑食并一簞。 歲時無以祀,衣服常苦寒。 屣履詠《南風》,縕袍笑華軒。 信道守詩書,義不受一餐。 烈烈褒貶辭,老氏用長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儒家經典。
  • :干擾、違背。
  • (dān):古代盛飯的圓竹器。
  • 屣履:拖着鞋子走路,這裏形容不在乎、隨意的樣子。
  • 縕袍:以亂麻爲絮的袍子,指貧寒之人穿的衣服。
  • 老氏:老子。

翻譯

儒者精通六種儒家經典,立下的志向不可被幹擾違背。違背禮法的事不會去做,不合法度的話不肯說。口渴就飲用清澈的泉水,飢餓就吃那一個竹簞裏的食物。年歲時節沒有用來祭祀的東西,穿着的衣服常常忍受寒冷之苦。拖着鞋子吟詠着《南風》之曲,穿着寒酸的袍子嘲笑那華麗的車軒。堅信道義遵守詩書的教導,堅持道義不接受一頓不恰當的飯食。那激烈的褒貶之辭,讓老子也爲之長久嘆息啊!

賞析

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堅守儒家道義的儒者形象。他堅定地遵循六藝,志不可奪,嚴格遵守禮與法。生活雖清苦,卻能安貧樂道,對富貴榮華不屑一顧。體現了儒者對道德和學識的執着追求以及不爲外物所動的高尚品格。詩中通過對儒者日常行爲和態度的描寫,如飢食一簞、渴飲清泉等,來突出其堅守和純粹。最後兩句「烈烈褒貶辭,老氏用長嘆」,以老子的長嘆暗示這種堅守道義在現實中的艱難與不易,也使詩歌染上一層淡淡的悲壯色彩。整體意境高古,表達了對儒者精神的讚頌。

阮籍

阮籍

阮籍,三國時期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