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 梨葉疏紅蟬韻歇

· 晏殊
梨葉疏紅蟬韻歇。銀漢風高,玉管聲凄切。枕簟乍凉銅漏咽,誰教社燕輕離別。 草際蛩吟珠露結。宿酒醒來,不記歸時節。多少衷腸猶未説,朱簾一夜朦朧月。
拼音

所属合集

#蝶戀花

注釋

疏紅:紅色稀疏。梨葉經秋凋落,多轉黃、紅色。 蟬韻:即蟬鳴。 銀漢:銀河、天漢。此指天空。 玉管:泛指管樂器。 枕簟(diàn):即枕席。馮正中《蝶戀花》:「枕簟微凉,展轉渾無寐。」 銅漏:即銅壺,古代一種計時器。 咽(yè):聲音滯澀悲切。 社燕:燕子當春社時飛來,秋社時飛走,故稱社燕。此際正逢社燕南遷,是云「輕離別」。 蛩(qióng)吟:蟋蟀鳴叫。 宿酒:猶宿醉。 衷腸:內心的感情。 朱簾:紅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漢:銀河。
  • (diàn):竹蓆。
  • 銅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 (qióng):蟋蟀。
  • 宿酒:隔夜仍使人醉而不醒的酒力。

翻譯

梨樹葉已變得稀疏紅潤,蟬聲也停歇了。銀河上秋風勁吹,玉管吹奏出的聲音悽楚悲切。枕頭和竹蓆剛剛變涼,銅漏的水好像也哽咽着。是誰讓社燕輕易地就離別飛走。 草叢間蟋蟀在吟唱,珍珠般的露水已凝結。隔夜的醉酒醒來,已不記得歸家的時節。有多少內心的話語還沒有說出,朱簾外一夜都只有朦朧的月光。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秋日的景象與氛圍。上闋通過「梨葉疏紅」「蟬韻歇」「銀漢風高」等描寫,營造出一種蕭瑟、悽清的意境。「枕簟乍涼銅漏咽」進一步烘托出環境的清冷與寂靜。「誰教社燕輕離別」則以燕之離別渲染出淡淡的哀愁。下闋「草際蛩吟珠露結」延續了清冷的氛圍,「宿酒醒來,不記歸時節」透露出一種迷惘與惆悵,而「多少衷腸猶未說」則表達了內心的糾結與欲言又止。結尾「朱簾一夜朦朧月」給人一種意蘊深長、朦朧悽美的感覺。全詞情景交融,細膩地表達了詞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複雜情感,語言優美,意境深遠。

晏殊

晏殊

晏殊,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南昌進賢)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士出身,命爲祕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晏殊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與其子晏幾道,被稱爲“大晏”和“小晏”,又與歐陽修並稱“晏歐”;亦工詩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類要》殘本。 ► 3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