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湘簾(xiāng lián):用湘妃竹編制的簾子。
- 月窟:傳說中月中的仙宮。
- 縞袂(gǎo mèi):白絹做的衣服。
翻譯
半捲起湘妃竹做的簾子,半掩着門,以冰碾碎作爲泥土,用白玉做成花盆。 如同偷來梨花的三分潔白,又好像借得了梅花的一縷精魂。 就像月宮中的仙人縫製的白色舞衣,又似秋天閨中怨女擦拭淚痕。 她帶着嬌羞默默無語能向誰傾訴呢,疲倦地倚着西風,此時夜色已昏暗。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白海棠的美麗與神韻。首聯通過「半卷湘簾半掩門」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幽靜而又神祕的氛圍,「碾冰爲土玉爲盆」則突出了白海棠的高貴與純潔。頷聯「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巧妙地運用了比興的手法,將白海棠的潔白與梅花的神韻相結合,使其形象更加生動鮮明。頸聯「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進一步深化了白海棠的孤獨與哀怨的情感,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尾聯「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則以白海棠的嬌羞和孤獨爲切入點,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寂寞和無奈。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細膩,用典自然,是一首優秀的詠物詩。

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籍貫瀋陽(一說遼陽),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爲生。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 233篇诗文
曹雪芹的其他作品
- 《 紅樓夢 · 第四十回 ·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 —— [ 清 ] 曹雪芹
- 《 紅樓夢 · 第四回 ·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 —— [ 清 ] 曹雪芹
- 《 第四回回前詩 》 —— [ 清 ] 曹雪芹
- 《 紅樓夢 · 第三十九回 · 村姥姥是信口開合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 —— [ 清 ] 曹雪芹
- 《 紅樓夢 · 第八十九回 · 人亡物在公子填詞 蛇影杯弓顰卿絕粒 》 —— [ 清 ] 曹雪芹
- 《 春夢歌 》 —— [ 清 ] 曹雪芹
- 《 臨江仙 · 白玉堂前春解舞 》 —— [ 清 ] 曹雪芹
- 《 孽海情天對聯 》 —— [ 清 ] 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