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公子
註釋
- **畫梁:**有彩繪裝飾的屋樑。
- **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畫眉,又稱翠眉,這裏指代女子。
- ****攢(cuán)**:**聚集、集中。
- **黛眉:**青黑色的眉毛,女子眉飾的一種。
- **蕭蕭:**形容孤獨寂寞。
- ****砧杵(zhēn chǔ)**:**砧,搗衣石;杵,搗衣棒。古代婦女常於秋夜搗衣,爲遠方親人準備寒衣。
- **牙尺:**鑲有象牙的尺子。
- **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古時風俗,這幾日禁火。
- **晏眠:**晚起,睡懶覺 。
- ****鬆(sōng)**:**同「鬆」,這裏指因爲消瘦而使黃金釧變鬆。
- **朝雲暮雨:**出自宋玉《高唐賦》,借指男女歡愛,這裏指思念中的男女之情。
- ****愔愔(yīn yīn)**:**形容寂靜無聲。
- **王孫:**本指貴族子弟,這裏代指遠行在外的男子。
- **鏡鸞:**有鸞鳥圖案的鏡子。
- ****檀娥(tán é)**:**淺紅色的蛾眉,舊時女子的眉妝,這裏指代女子。
- ****澷顰(màn pín)**:**細長的眉毛皺起,表現憂愁的神情。
- **四星:**二十八宿中參星的第四星,古人認爲它主夫妻相聚,這裏反用其意。
- **長門賦:**司馬相如爲失寵的陳阿嬌所作,訴說了被幽閉冷宮的哀怨之情 。
- **闌珊:**衰落、將盡。
- **青帘:**酒旗。
- **黃騮:**一種駿馬 。
- **小蠻腰:**本指唐代詩人白居易家姬小蠻的腰肢,後常用來指美女纖細的腰肢。
翻譯
其一
細雨輕輕打溼了薔薇,在畫梁之間,燕子翩翩歸來。春日裏的愁緒如同大海一般深沉見底,遠行的人騎着馬在天涯奔波,而女子在燈前眉頭緊鎖。馬兒前行在芳草之上,女子在燈前暗自垂淚。女子的夢魂悠悠飛去,跨越萬里雲山,卻辨不清道路的方向。
其二
風雨送春天離去,杜鵑聲聲啼叫帶着憂愁,花兒也紛紛飛舞飄散。青苔長滿了庭院,硃紅色的大門緊緊關閉。屋內燈光昏暗,翠綠的幃帳低垂,女子愁眉緊鎖。她孤獨的身影形單影隻,淚水汪汪。她憐惜這芳菲的春光,春愁就如同汪洋大海一般,而綠草已長滿了天涯。
其三
清澈的秋水映照出芙蓉花,大雁剛剛開始南飛,羣山重重疊疊。遠方行人在道路上奔波,而佳人在夢中思念。早晨的霜逐漸變濃,佳人精心縫製着寒衣。剪刀裁剪衣服,牙尺丈量尺寸,聲音相伴,那聲音就如丁冬作響。不知誰家的砧杵聲,在明月照耀的夜裏敲響。
其四
寒食節的杏花盛開的日子裏,鳥兒歡快啼叫着春天,人們都盡情睡懶覺。簾外飛花被和風捲起,芬芳的花草令人心生憐惜,心中相思之苦纏繞不休。不經意間,手腕上的黃金釧都變得鬆了,女子整日煩悶無聊,腦海中想着男女歡愛的情景,魂夢都縈繞着巫山。
其五
殘月靜靜照着妝樓,四周格外靜謐無聲,燕子彷彿也帶着愁緒。黃昏之後,庭院裏滿是芳草。遠行的男子四處遊蕩,時光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過。梨花的神態冷淡,如同消瘦的佳人,在夢中悠悠難眠。聽着銅壺點點滴滴的漏聲,孤身一人枕在枕上等到四更時分 。
其六
輕輕捲起羅袖,卻依然難以抵擋春寒的侵襲。對着飛舞的落花,淚眼朦朧。女子毫無心思去把玩那閒置的簫管,鏡子上已佈滿灰塵,憂愁如座座小山壓在心頭。蘼蕪草已綠,遠行的男子卻仍然漂泊在遠方。女子倚靠着欄杆,千叮萬囑要魚雁傳書,只是這水路和山路迢迢太難行。
其七
蝴蝶在杏園的春光裏飛舞,人們憐惜這美好的芳菲春光。穿着紅袖的女子愁緒滿懷。春風吹了三個月,憂愁如同纏身的病症。她懶得薰染羅衣,眉頭總是緊皺着。那煙波浩渺之處,魚和鳥都沒有帶來遠方人的音信。在夜的黃昏裏,空蕩的庭院中飄着細雨,只有燈影照着孤身一人。
其八
孤枕伴着殘燈,寂靜無語中,淚水悄然落下。濃霜打在屋瓦上,連鴛鴦都感覺寒冷。淒涼的五更天,想到本應夫妻相聚卻天各一方。愁腸早已糾結成一團,就像當年有才的司馬相如在《長門賦》裏也難以說盡那內心的哀傷。
其九
燈火在深夜裏漸漸變得暗淡,繡簾隨風擺動,花影在風中透着寒意。女子不摘下釵釧就在孤單的館舍中入睡,心裏越來越酸楚,嘴巴也漸漸變幹。此時的愁緒比天高比海長,在夢中與遠方的愛人歡會,可醒來面對的是如同神女與青鸞分離般的哀怨。
其十
太陽漸漸移轉到杏花梢頭,送別春天離去,只能用酒來澆愁。遠行的人卻不會念着家中佳人在漸漸老去。那酒館的青帘在小橋邊飄動,騎着膘肥體壯的黃騮馬。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芳草,離人還說歸期尚早,卻不知佳人已因思念而消瘦得不成樣子 。
賞析
這組詩以獨特的筆觸描繪了深閨女子在春日及不同時節裏的愁思哀怨,情感細膩且豐富。作者唐寅擅長借景抒情、融情於景。
詩中多處描繪自然景色,無論是細雨薔薇、風雨送春,還是秋水芙蓉、杏花寒食等,這些景緻或豔麗或悽美,都不僅僅是簡單的環境描寫,而是成爲女子情感的映襯。例如「細雨溼薔薇,畫梁間,燕子歸」,春日美景與女子獨處的春愁形成鮮明對照,增添了寂寥之感;「風雨送春歸,杜鵑愁,花亂飛」通過風雨花落、杜鵑啼愁等景象,淋漓盡致地烘托出女子送別春天時內心的惆悵與失落。
詩歌圍繞着女子對遠行愛人的思念展開,通過一系列細節刻畫來展現女子的心理。「燈前翠眉」「燈昏翠幃,愁攢黛眉」,從眉目的神情變化,盡顯其憂愁怨恨;「馬前芳草燈前淚」「蕭蕭孤影汪汪淚」,以生動的畫面描繪,將女子思念的悲苦盡顯紙上。而且詩中運用了諸多典故,如朝雲暮雨、長門賦等,不但加深了詩歌的文化底蘊,更巧妙地傳達出女子複雜深邃的情感。如長門賦的典故,借失寵女子的哀怨,細膩刻畫了詩中女子因愛人遠遊、音信渺茫而產生的寂寞孤獨與深長愁緒。同時採用長短句相結合的形式,句式錯落有致,具有一種靈動的節奏感和韻律美,更好地傳遞出情感的起伏變化,讀來朗朗上口又韻味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