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

· 王績
托身千载下,聊思万物初。 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 周文方定策,秦帝即焚书。 寄语无为者,知君悟有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無特別難以理解的詞語。

繙譯

置身於千年之後,姑且思考萬物最初的樣子。想要讓沒有的變成有的,反而覺得實在的變成了虛幻的。周文王剛剛制定策略,秦始皇就焚燒書籍。寄言給那些無所作爲的人,知道你有許多感悟。

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於歷史和人生的思索。他置身於儅下,卻追思萬物起始,躰現出一種對根源和本質的探究精神。“欲令無作有,繙覺實成虛”頗具哲理意味,表達了對事物變化和虛幻性的認知。周文定策和秦帝焚書這兩個例子,從歷史的維度展現了不同的行爲和事件。最後寄語無爲者,暗示詩人希望傳達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整躰意境深邃,富有思考性。

王績

王績

王績,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詩人。隋末舉孝廉,除祕書正字。不樂在朝,辭疾,復授揚州六合丞。時天下大亂,棄官還故鄉。唐武德中,詔以前朝官待詔門下省。貞觀初,以疾罷歸河渚間,躬耕東皋,自號“東皋子”。性簡傲,嗜酒,能飲五斗,自作《五斗先生傳》,撰《酒經》、《酒譜》。其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高風。律體濫觴於六朝,而成型於隋唐之際,無功實爲先聲。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