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陰得二十八字寄予及吳正仲正仲有詩答亦答之

顏公忠血化爲碧,顏公奇筆留在石。 十存三四復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 許昌斷碣稱最佳,已經田火侵鉤畫。 今復涇山好事人,別識偶得從糞礫。 青天雲破星辰明,牽牛半沒河敘白。 日來翻覆又睹字,久苦堙埋窟螻蟈。 碑身上下亡八九,況乃龜蚨與螭額。 不知歲月紀述由,真卿二字如新跡。 蠶頭缺齾燕尾斷,斬玉摧金競?藉。 顏公名與喬嶽齊,置在窮鄉猶棄擲。 孤城野鬼多神靈,守此隳殘應自惜。 不虞發掘出幽沉,泣雨霏霏愁向夕。 氈敲墨刷將寄誰,不付驚弦付鸞翮。 鸞飛萬里遍八荒,豈止持傳吳楚客。 中郎有孫能此書,要官木刻輸金帛。 方爲大尹雖少閒,得之究玩如轂炙。 我鬢蓬然兩眼花,欲學辛勤定無益。 人生愛留身後名,□□立勳書史冊。 □□終知有磨滅,至剛可銷堅可折。 欲圖億載安所設,世上轉頭方耳熱。
拼音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