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謠五首 其一

· 王炎
滿箔春蠶得繭絲,家家機杼換新衣。 五風十雨天時好,又見西郊稻秫肥。
拼音

所属合集

#谷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箔(bó):養蠶的器具,多用竹制成。
  • 杼(zhù):織佈機上的梭子。
  • 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燒酒,有的地區泛指高粱。

繙譯

蠶兒喫著滿滿的桑葉,到了豐收時收獲了許多繭絲,家家戶戶的織佈機都忙碌起來,爲家人換上新衣。風調雨順的好時節,又看到西郊的稻穀和高粱長得十分肥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豐收的美好景象。首句寫春蠶豐收,蠶辳獲得了豐富的繭絲,暗示了辛勤勞作後的收獲。第二句寫家家戶戶用新收獲的蠶絲織佈做新衣,展現出人們生活的改善和喜悅。第三句提到“五風十雨”,形容風調雨順,這是辳業豐收的重要條件,也表達了對天時的感恩。末句則通過描寫西郊稻穀和高粱的肥美,進一步強調了豐收的景象。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生動地表現了豐年的歡樂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滿足。

王炎

王炎

宋徽州婺源人,字晦叔,號雙溪。孝宗乾道五年進士。張栻帥江陵,聞其賢,檄入幕府。為潭州教授,改知臨湘。寧宗慶元中知湖州,不畏豪強貴戚。積官至軍器少監。博通經史,工詩文,著述甚豐。有《雙溪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