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名句
注釋
獨行:一人行路;獨自行走。
獨坐:一個人坐着。
獨唱:獨自吟詠、吟唱。
獨臥:泛指一人獨眠。
佇立:久立。
傷神:傷心。
無奈:謂無可奈何。
輕寒:微寒。
殘妝:亦作“殘妝”。指女子殘褪的化妝。
一半:二分之一。亦以表示約得其半。
相仍:依然;仍舊。
寒燈:寒夜裏的孤燈。多以形容孤寂、淒涼的環境。
不成:不行,不可以。
序
這首詞語言自然婉轉,通俗流麗,篇幅雖短,波瀾頗多。上片以五個“獨”字,寫出了女詞人因內心孤悶難遣而導致的焦灼無寧、百無一可的情狀,全是動態的描寫。“佇立傷神”兩句,轉向寫靜態的感覺,但意脈是相承的。下片用特寫鏡頭攝取了兩幅生動而逼真的圖畫:一幅是淚流滿面的少婦,眼淚洗去了臉上大半的脂粉;另一幅是她面對寒夜孤燈,耿耿不寐。
“剔盡寒燈”的落腳點不在“剔”字(剪剔燈心的動作),而在“盡”字。“盡”字是體現時間的。所謂“夢又不成燈又燼”(歐陽修《玉樓春》),顯然是徹夜無眠。對於孤悽愁病的閨中人,只寫這一淚、這一夜的悲苦,其他日子裏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賞析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臥”兩句,連用五個“獨”字,充分表現出她的孤獨與寂寞,似乎“獨”字貫穿在她的一切活動中。“佇立傷神”等兩句,緊承上句,不僅寫她孤獨,而且描繪出她的傷心失神。特別是“無奈輕寒著摸人”一句,寫出了女詞人對季節的敏感。“輕寒”二字,正扣題目“春怨”二字的“春”字,全詞無一語及春,惟從“輕寒”二字,透露出春天的信息。“著摸”一詞,宋人詩詞中屢見,有撩撥、沾惹之意。如孔平仲《懷蓬萊閣》詩:“深林鳥語流連客,野徑花香着莫人。”楊萬里《和王司法雨中惠詩》詩:“無那春愁着莫人,風顛雨急更黃昏”。“著摸”即“着莫”,朱淑真詞與楊萬里詩用法完全相同。輕寒爲什麼撩惹春愁,失去愛情幸福的女詞人深有體會。寡居的李清照感到“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聲聲慢》);對自己的婚姻深感不滿的朱淑真在“佇立傷神”之際,不禁發出“無奈輕寒著摸人”的吟詠,足見兩位女詞人在“輕寒”季節,有着共同的傷心之處。
下片進一步抒寫女詞人愁怨。“此情誰見”四字,承上啓下,一語雙兼,“此情”,既指上片的孤獨傷情,又兼指下文的“淚洗殘妝無一半”寫出了女詞人以淚洗面的愁苦。結穴處的兩句,描繪自己因愁而病,因病添愁,愁病相因,以至夜不成眠的痛苦。
這首詞語言自然婉轉,通俗流麗,篇幅雖短,波瀾頗多。上片以五個“獨”字,寫出了女詞人因內心孤悶難遣而導致的焦灼無寧、百無一可的情狀,全是動態的描寫。“佇立傷神”兩句,轉向寫靜態的感覺,但意脈是相承的。下片用特寫鏡頭攝取了兩幅生動而逼真的圖畫:一幅是淚流滿面的少婦,眼淚洗去了臉上大半的脂粉;另一幅是她面對寒夜孤燈,耿耿不寐。
“剔盡寒燈”的落腳點不在“剔”字(剪剔燈心的動作),而在“盡”字。“盡”字是體現時間的。所謂“夢又不成燈又燼”(歐陽修《玉樓春》),顯然是徹夜無眠。對於孤悽愁病的閨中人,只寫這一淚、這一夜的悲苦,其他日子裏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佇立:長時間地站立。
- 著摸:也作「着莫」,撩惹、沾染。
翻譯
無論是行走還是靜坐,無論是獨自吟唱還是獨自酬答,甚至是獨自睡眠。長時間地站立着黯然傷神,無奈那微微的寒意撩惹着人。這種情景誰能看見呢,淚水洗去了大半殘妝。憂愁和病痛連續不斷,把寒燈的燈芯剔盡了還是做不成夢。
賞析
這首詞生動地描繪了一位女子的孤獨哀怨。詞的上闋通過「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的重複強調,突出了女子形單影隻的孤獨狀態,「佇立傷神」更是強化了這種哀怨氛圍,「無奈輕寒著摸人」以環境的寒意襯托內心的淒涼。下闋「淚洗殘妝無一半」形象地表現出她的悲傷之深,「愁病相仍」進一步說明她身心所受的折磨,「剔盡寒燈夢不成」則深刻地傳達出她內心的愁苦與無法排遣的寂寞。整首詞意境哀怨,情感細膩,讓人對這位女子的遭遇心生憐憫。

朱淑真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說海寧(今屬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
生於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終因抑鬱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後,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現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是劫後餘篇。
► 369篇诗文
朱淑真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減字木蘭花 · 西湖食茘支 》 —— [ 宋 ] 蘇軾
- 《 減字木蘭花 · 玉房金蕊 》 —— [ 宋 ] 蘇軾
- 《 減字木蘭花 · 其三次韻陳瑩中題韋深道獨樂堂 》 —— [ 宋 ] 李之儀
- 《 減字木蘭花 · 憑誰妙筆 》 —— [ 宋 ] 蘇軾
- 《 減字木蘭花 》 —— [ 宋 ] 歐陽修
- 《 減字木蘭花 · 和黍薌詞韻 》 —— [ 清 ] 屈蕙纕
- 《 減字木蘭花 · 其三雨 》 —— [ 宋 ] 李子正
- 《 減字木蘭花 · 其二 》 —— [ 宋 ] 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