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人吹笛

長江無風水平綠,也無靴文也無縠。 東西一望光浮空,瑩然千頃無瑕玉。 船上兒郎不耐閒,醉拈橫笛吹雲煙。 一聲清長響徹天,山猿啼月澗落泉。 更打羊皮小腰鼓,頭如青峯手如雨。 中流忽有一大魚,跳破琉璃丈來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靴文(wén):亦作「靴紋」,指靴子上的紋縷,這裏形容水波像靴子上的紋縷一樣。
  • 縠(hú):有皺紋的紗,常用來形容水的波紋。
  • 瑩(yíng)然:形容光亮、晶瑩。
  • 瑩然千頃無瑕玉:千頃江面就像一塊沒有瑕疵的美玉,光亮細膩。
  • 不耐閒:受不了清閒、無聊。
  • 醉拈(niān):喝醉酒後隨意拿起。拈,用手指拿東西。
  • 吹雲煙:笛聲嫋嫋,彷彿吹散了雲煙。
  • 響徹天:聲音響亮,一直傳到天上。
  • 山猿啼月:山中的猿猴對着明月啼叫 。
  • 澗落泉:山澗中泉水落下(的聲音)。
  • 更打:又擊打。
  • 頭如青峯:此處形容鼓手擊鼓時腦袋隨着節奏晃動,就像青峯在晃動一樣。
  • 手如雨:形容擊鼓時雙手動作快速,像雨點一般。
  • 琉璃:常用來形容江水像琉璃一樣清澈透明 。

翻譯

長江之上沒有風,江水碧綠平靜,既沒有像靴子紋縷一樣的水波,也沒有像皺紋紗一樣的漣漪。向東西兩邊望去,波光浮空,千頃江面光亮晶瑩,如同毫無瑕疵的美玉。船上的小夥子們耐不住清閒,喝醉後隨意拿起橫笛吹奏,那笛聲嫋嫋,彷彿要把雲煙吹散。一聲清脆悠長的笛音響徹天空,(這聲音)宛如山中猿猴對着明月啼叫,又像山澗中泉水落下的聲響。接着他們又擊打羊皮做的小腰鼓,鼓手的腦袋晃動就像青峯搖擺,雙手擊鼓快速如同雨點。江中心忽然有一條大魚,躍出水面,衝破那如琉璃般清澈的水面一丈多高。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長江之上一幅充滿歡樂與活力的畫面。開篇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長江無風時平靜清澈的江面,「水平綠」「無靴文」「無縠」「瑩然千頃無瑕玉」,將江水的純淨、晶瑩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爲後文的熱鬧場景奠定了安靜祥和的背景。

「船上兒郎不耐閒,醉拈橫笛吹雲煙」,筆鋒一轉,描寫船上的年輕人不習慣江上的平靜清閒,以醉酒吹笛來打破沉默,笛聲「一聲清長響徹天」,展現出笛聲的嘹亮悠長。「山猿啼月澗落泉」運用比喻的手法,將笛聲比作山猿啼月、澗中落泉,從聽覺上給人豐富的感受。

緊接着描寫衆人擊打小腰鼓的場景,「頭如青峯手如雨」極爲形象地寫出了鼓手擊鼓時的投入與激情。最後「中流忽有一大魚,跳破琉璃丈來許」,以江中大魚被熱鬧氛圍驚起跳躍的情景收束全詩,給畫面增添了靈動與生機。整首詩動靜結合,先靜後動,充滿生活情趣,展現了江上生活的獨特魅力和青年們的活潑好動,表達了詩人對這一場景的喜愛之情。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