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王子晉:周靈王的太子,傳說他喜歡吹笙作鳳凰鳴,被道士浮丘公接到嵩山修煉,後昇仙而去。(「晉」讀作「jìn」)
- 沈諸梁:春秋時楚國葉縣尹,被封於葉,人稱葉公。他曾問政於孔子,是一位有作爲的官員。
- 遺老:指經歷過某個時代的老人。
- 苞桑:桑樹的一種,根深蒂固,比喻安穩的根基。(「苞」讀作「bāo」)
翻譯
白鶴飛去尋找昇仙的王子晉,葉公纔是人們真正敬仰的對象。 千年的往事如同飛鳥般轉瞬即逝,一天的憂愁都對着那夕陽傾吐。 當地的老人還能說出唐代這郡縣的名稱,殘破的石碑上依舊是晉代的文章。 那些達官貴人不爲國家的安危做長遠打算,只有這荒山上的愁緒綿綿悠長。
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初至葉縣時所作,表達了他對歷史變遷和現實狀況的感慨。詩的首聯通過白鶴尋找王子晉和人們對葉公的敬仰,暗示了對虛妄之事的否定和對真正有作爲之人的肯定。頷聯以飛鳥喻往事,夕陽襯愁緒,表現出時光匆匆,憂愁難消的情感。頸聯則從遺老能記唐郡邑和斷碑存晉文章,反映出歷史的滄桑變遷。尾聯的「浮雲不作苞桑計」批判了那些不爲國家長遠考慮的人,而「只有荒山意緒長」則進一步深化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意境深沉,語言凝練,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抒發了作者複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