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五首

扶風喬木夏陰合,斜谷鈴聲秋夜深。 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扶風:古地名,在今陝西寶雞一帶。
  • :這裏指樹蔭茂密連接成片 。
  • 斜谷:在陝西終南山裏,有褒斜道,是古代交通要道。
  • :這裏是「領會、排解」的意思 。

翻譯

扶風的高大樹木在夏日裏枝葉繁茂,樹蔭相連成片;秋夜深深時,從斜谷傳來陣陣鈴聲。人一旦愁緒涌上心頭,卻沒有地方可以排解,即使原本那些與愁情無關的事物,此時也都能讓人傷心難過。

賞析

這首詩開篇描繪了兩幅不同季節、不同場景的畫面。「扶風喬木夏陰合」展現出夏日裏樹木蔥鬱、蔭庇四野的生機之景,「斜谷鈴聲秋夜深」營造出秋夜深深、鈴聲迴盪的孤寂氛圍。一夏一秋,形成鮮明對比。後兩句轉入抒情,深刻地寫出了人在憂愁纏身時,那種無端的傷感。「人到愁來無處會」生動地表達出愁緒無法排遣的苦惱,而「不關情處總傷心」則進一步昇華了愁的廣度,說明愁苦一旦涌上心頭,世間萬物都會引發內心的傷感。整首詩通過景情結合的手法,將無形的愁緒刻畫得細膩而深沉,讓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內心複雜的情感。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