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柳惲相赠答诗六首 其二

鸣鞭适大阿,联翩渡漳河。 燕姬及赵女,挟瑟夜经过。 纤腰曳广袖,半额画长蛾。 客本倦游者,箕帚在江沱。 故人不可弃,新知空复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往,到。
  • 大阿:即東阿,在今山東東阿縣。
  • 聯翩:形容連續不斷,在這裏指輕快地行進。
  • 燕姬、趙女:燕趙之地多美女,這裏指當地的美貌女子 。
  • 挾瑟:拿着瑟,瑟是古代一種絃樂器。
  • **(yì):拖,拉。這裏形容廣袖飄動的樣子。
  • 半額畫長蛾:在半個額頭的範圍內畫上長眉,長蛾即長眉。是當時一種妝容。
  • :詩人自指。
  • 箕帚:指妻子。古代常以「操持箕帚」表示爲人妻。
  • 江沱:長江及其支流沱江,這裏泛指詩人故鄉的江河。

翻譯

揮起馬鞭趕往東阿,輕快地渡過了漳河。 那些來自燕趙的美麗女子,夜晚挾着瑟經過這裏。 她們纖細的腰肢擺動,長長的衣袖隨風飄舞,在半個額頭處精心描繪着長眉。 我本是厭倦了在外漂泊遊玩的人,妻子還留在故鄉的江邊。 老朋友不應該被拋棄,新結識的友人又能怎樣呢 ?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前四句通過描寫策馬趕路至東阿,途中遇燕趙美女的場景,呈現出一種熱鬧而又綺麗的畫面,讓人感受到旅途的不同經歷。「纖腰曳廣袖,半額畫長蛾」細膩地刻畫了美女的姿態與妝容,展現出當時的時尚和女子的嬌豔。後四句筆鋒一轉,詩人由眼前的景象想到自己的處境,表達自己雖是漂泊在外,卻心懷故鄉妻子,認爲老朋友不應被遺忘拋棄,即使途中遇見新的人也難以替代故人的情感。整首詩語言質樸但情感真摯,在鋪敘與對比中,凸顯了詩人對故鄉、對舊人的思念與眷戀,讓人感同身受。

吳均

吳均

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 吳均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清新,多爲反映社會現實之作,深受沈約的稱讚。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爲“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 ► 1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