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
昔事廬山遠,精舍虎溪東。
朝陽照瀑水,樓閣虹霓中。
騁望羨游雲,振衣若秋蓬。
舊房閉松月,遠思吟江風。
古寺歴頭陀,奇峰扳祝融。
南登小桂嶺,却望歸塞鴻。
衣裓貯文章,自言學雕蟲。
搶榆念陵厲,覆簣圖穹崇。
遠郡多暇日,有詩訪禪宮。
石門聳峭絶,竹院含空濛。
幽響滴巖溜,晴芳飄野叢。
海雲懸颶母,山果屬狙公。
忽憶吳興郡,白蘋正葱蘢。
願言挹風采,邈若窺華嵩。
桂水夏瀾急,火山宵焰紅。
三衣濡菌露,一錫飛煙空。
勿謂翻譯徒,不爲文雅雄。
古來賞音者,燋爨得孤桐。
拼音
注釋
昔事:一作「昔日」。
扳祝融:一作「攀祝融」。
圖穹崇:一作「而穹崇」。
聳峭絶:一作「崇峭絶」。
狙公:一作「猿公」。按狙公宜斥賦芧者,而《越絶書》有猿公。張平子賦《南都》,有「猿父長嘯」之句。繇是而言,謂猿爲公舊矣。
宵焰紅:一作「燒焰紅」。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精舍:學舍,書齋。這裏指佛寺。
- 騁望:放眼遠望。
- 秋蓬:秋天的蓬草,因被風所吹,四處飄蕩,常用來比喻行蹤不定的人。
- 頭陀:原意爲抖擻浣洗煩惱,佛教僧侶所修的苦行。
- 祝融:傳說中的火神,又指衡山的最高峯。
- 衣裓(gé):衣襟。
- 雕蟲:指辭賦的小技。
- 搶榆:《莊子·逍遙遊》中說「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後以「搶榆」比喻識淺志小,亦作「槍榆」。
- 陵厲:超越,凌厲。
- 覆簣(kuì):倒一筐土。
- 穹崇:高貌。
- 颶母:颶風發生前的徵兆,一般指氣旋來臨前的雲。
- 狙公:古代喜養猿猴的人。
- 挹(yì):汲取,這裏有欣賞、仰慕之意。
- 華嵩:華山與嵩山。
翻譯
過去在廬山的事已很遙遠,佛寺在虎溪東邊。早晨的陽光照着瀑布的水,樓閣處在虹霓之中。放眼遠望羨慕那遊動的雲朵,抖動衣服就像那秋天的蓬草。關閉舊房對着鬆間明月,遠遠的思緒在江風中吟詠。古老的寺廟經歷了衆多苦行僧,奇特的山峯可攀登祝融峯。向南登上小桂嶺,回頭卻望着迴歸邊塞的大雁。衣襟中收藏着文章,自己說在學習辭賦小技。想着像蟬一樣飛起超越,倒一堆土以求達到高大。遠方的郡縣有很多閒暇的日子,有詩作就去拜訪禪院。石門高聳陡峭險峻,竹子圍起的院子包含着模糊迷茫。幽微的聲響從岩石上的泉流滴下,晴朗時分的芬芳在野外草叢飄拂。海上的雲朵高掛像颶風的前兆,山中的野果屬於養猿的人。忽然想起吳興郡,那裏的白蘋正鬱鬱蔥蔥。希望能汲取那風采,彷彿遠遠地就能看到華山與嵩山。桂江夏天波濤洶涌湍急,火山夜裏火焰通紅。三件袈裟都被菌菇上的露水沾溼,一根錫杖在飛煙中穿過。不要說只是個翻譯的人,不能成爲文雅的英雄。自古以來懂得欣賞音樂的人,通過燒火都能得到好的桐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僧方及南一路上的見聞和經歷,展現了諸多景色與情境。詩中既有對自然景觀,如廬山、瀑水、樓閣、雲、月等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壯美而又略帶空靈的氛圍,也有對僧方及南的行徑和其志趣追求的刻畫。「舊房閉鬆月,遠思吟江風」等句,表現出一種靜謐而詩意的情境。詩人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對方及南的期許和讚賞,也寄寓了自己對人生和志向的思考。全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句 》 —— [ 唐 ] 劉禹錫
- 《 和樂天以鏡換酒 》 —— [ 唐 ] 劉禹錫
- 《 送僧仲剬東遊兼寄呈靈澈上人 》 —— [ 唐 ] 劉禹錫
- 《 竇朗州見示與澧州元郎中早秋贈荅 》 —— [ 唐 ] 劉禹錫
- 《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九 》 —— [ 唐 ] 劉禹錫
- 《 贈日本僧智藏 》 —— [ 唐 ] 劉禹錫
- 《 故相國燕國公於司空輓歌二首 》 —— [ 唐 ] 劉禹錫
- 《 和嚴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花下有遊仙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