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賦
何秋菊之可奇兮,獨華茂乎凝霜。挺葳蕤於蒼春兮,表壯觀乎金商。延蔓蓊鬱,縁坂被岡。縹幹緑葉,靑柯紅芒。華實離離,暉藻煌煌。□□規圓,芳穎四張。微風扇動,照曜垂光。
於是季秋九月,日數將並。順陽應節,爰鍾福靈。置酒華堂,髙會娛情。百卉彫瘁,芳菊始榮。紛葩曄曄,或黃或靑。乃有毛嬙西施,荊姬秦嬴。妍姿妖艶,一顧傾城。擢纖纖之素手,宣皓腕而露形。仰撫雲髻,俯弄芳榮。
掇以纖手,承以輕巾。揉以玉英,納以朱脣。服之者長生,食之者通神。
故夫菊有五美焉,圓花髙懸,準天極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晩登,君子德也。冒霜吐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仙食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葳蕤(wēi ruí):形容枝葉繁盛。
- 蓊鬱(wěng yù):形容草木茂盛。
- 阪(bǎn):山坡,斜坡。
- 岡(gāng):山脊。
- 季秋:秋季的最後一個月,即農曆九月。
- 彫瘁:亦作「凋悴」,凋謝枯槁。
- 曄曄(yè yè):形容光芒四射。
- 毛嬙(máo qiáng):古代美女名。
- 西施:春秋越國美女。
- 荊姬:楚國的美女。
- 秦嬴:秦地的美女。
翻譯
爲何秋菊如此奇特啊,獨自在凝結寒霜時花朵繁茂。在蒼綠的春天挺立於枝葉繁盛之態啊,在金秋時節展現出壯觀景象。蔓延生長草木茂盛,沿着山坡覆蓋山岡。潔白的莖幹綠色的葉子,青色的枝柯紅色的鋒芒。花朵果實衆多,光輝燦爛絢麗輝煌。圓圓的形狀,芬芳的花穗四處張開。微風輕輕吹動,映照閃耀垂落光芒。 在這個秋季的九月,天數將盡。順應陽氣適應時節,恰好聚集福澤靈氣。擺下酒宴在華麗的殿堂,舉行盛大的聚會娛樂心情。各種花卉凋零枯槁,芳香的菊花開始繁榮,紛紛繁花燦爛閃耀,有的是黃色有的是青色。竟然有毛嬙、西施,楚國、秦國的美女,美麗的姿態妖冶豔麗,看一眼就能使全城爲之傾倒。擡起纖細的潔白雙手,露出潔白的手腕。仰頭撫摸着雲樣的髮髻,俯身擺弄着菊花的芳容。 用纖細的手採摘,用輕柔的絲巾承接。用美玉般的花來揉碎,納入硃紅的嘴唇。服用它的人能長生,食用它的人能通神。 所以菊花有五種美好,圓形的花朵高高懸掛,像着天空的極點。純正的黃色沒有雜色,像大地的顏色。早早種植晚晚盛開,像君子的品德。頂着霜露出花穗,像剛勁正直。在流水中輕盈體態,是神仙的食物。
賞析
這首《菊花賦》生動地描繪了菊花在秋天的獨特之美和其豐富的象徵意義。作者用豐富的詞彙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菊花在寒霜中繁茂盛開的壯觀景象,如「挺葳蕤於蒼春兮,表壯觀乎金商」等句,突出了菊花的頑強生命力。詩中還將菊花與衆多美女相提並論,強調其美麗動人。同時闡述了菊花的各種美好特質,以及它被賦予的長生、通神等寓意,從多個角度讚美了菊花的品性與價值。整體語言優美華麗,意境深遠,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菊花的喜愛和讚賞之情。
鍾會
三國魏軍事家、書法家,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市)人,字士季。出身潁川鍾氏,太傅鍾元常幼子、靑州刺史鍾稚叔弟。仕魏,官居要職,累拜中書侍郎,封關內侯,深得魏帝和群臣賞識。從司馬景王征毌丘仲恭,典知機密。獻策於司馬文王,破魏高貴鄉公奪權之圖。隨平諸葛公休叛,屢出奇謀,時人比爲「留侯」,拜黃門侍郎,封東武亭侯。遷司隸校尉,預朝廷諸務,計害嵇叔夜。景元年間,力挺司馬文王伐蜀,拜鎭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主伐蜀事宜。景元四年(263年),協鄧士載分兵進取,亡蜀漢,拜司徒,封縣侯。功成後,萌不臣之心,結蜀將姜伯約,謀據蜀自立,打壓太尉鄧士載。景元五年(264年)正月,以郭太后遺命之名,矯詔伐司馬文王,爲部將胡玄武所害,死於亂軍,時年四十歲。士季才華橫溢,精文賦、玄學,又工書,唐張懷瓘《書斷》評「妙品」,僅次「神品」。著有《魏鍾司徒集》。
► 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