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 · 應瑒
汝潁之士,流離世故,頗有飄薄之嘆。
嗷嗷雲中鴈,舉翮自委羽。求涼弱水湄,違寒長沙渚。顧我樑川時,緩步集潁許。一旦逢世難,淪薄恆羈旅。天下昔未定,託身早得所。官度廁一卒,烏林預艱阻。晚節值衆賢,會同庇天宇。列坐蔭華榱,金樽盈清醑。始奏延露曲,繼以闌夕語。調笑輒酬答,嘲謔無慚沮。傾軀無遺慮,在心良已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浮山:位於廣東,是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
- 延陵:古地名。
- 茅山:中國江蘇省的一座道教名山。
- 悉:詳盡。
- 億度:測度。
- 悒幅:憂鬱煩悶。
- 桴(fú):小筏子。
- 扶嶼:島嶼名。
- 緬漲:水漲。
- 蘭柑:蘭木做的船槳。
- 桂策:桂木做的手杖。
翻譯
夜裏做客時夢見延陵的茅山,在京城的東南方。第二天早上,得到《洞經》,所記載羅浮山的事情說,茅山是洞庭的入口,向南通向羅浮山。正好與夢中的意境相契合,於是有所感悟而創作羅浮山賦。說:至於茅公的說法,關於神化很詳盡。數量難以測度,道途孤單又憂鬱煩悶。山洞有四個,這裏只有其中的七個。在黑暗的夜裏引進光輝,使幽靜的境地變得明亮如同白日。行船在波浪中。越過扶嶼那遠處水漲的地方,走上增龍的合流之處。划動蘭木槳在水上停歇,拄着桂木手杖在山中游覽。
賞析
這段文字開篇講述了作者夢到茅山從而引出對羅浮山的描述。文中「數非億度,道單悒幅」等句寫出了那種神祕莫測之感。接着描述了在羅浮山的活動,如行船、登山等,展現出一種寧靜而又充滿詩意的畫面,富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和奇幻氛圍。通過對山水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羅浮山的嚮往與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