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 · 劉楨

卓犖偏人,而文最有氣,所得頗經奇。 貧居晏里閈,少小長東平。河兗當衝要,淪飄薄許京。廣川無逆流,招納廁羣英。北渡黎陽津,南登紀郢城。既覽古今事,頗識治亂情。歡友相解達,敷奏究平生。矧荷明哲顧,知深覺命輕。朝遊牛羊下,暮坐括揭鳴。終歲非一日,傳巵弄新聲。辰事既難諧,歡願如今並。唯羨肅肅翰,繽紛戾高冥。
拼音

譯文

見眼前東瀉南馳的條條水流,向廣州押送犯人,誰永歸石穴,長期隱居。 大庾嶺雄偉高大,阻隔內外,下面沒有潛行於地下的流水,上面沒有平直的道路,獐和兔子看到山岡就轉身返回,鴻雁目睹山峯便折回翅膀往回飛。從山腳往上攀登踏上山坡之後,接着又往下走到山邊。回頭看走過的路山峯傾斜,眺望前方的石階邊緣陡峭。看朝霞白雲圍繞着峯巒,聽溪流從高處流入澗溪。岩石羅列像棋子一樣密排散佈,怪異奇特雜亂交錯。不是高山也不是丘陵,是樓閣也是城樓。斑紋彩色像繡布,皎潔白淨似月亮。蔓生地衣類植物攀附於絕壁之上,青苔在淺水輕輕滑過。

注釋

嶺表:亦稱嶺外、嶺南,通常指今廣東、廣西一帶地方,但這裏只是指大庾嶺。 五瀆(dú)、六水:泛指大庾嶺區域的各條溪水江河,非實爲“五”“六”。 寫:通“瀉”,急流傾瀉。 南馳:往南奔流。 揮靈海:指向靈海,即奔赴靈海。“靈海”疑指廣州。 委輸:把物質裝上車船叫委,轉運到他處交卸叫輸。原指運送物質,此指押送犯人。 孰:誰。 石穴之永歸:永歸石穴,長期隱居。 若乃:發語詞,無實義。 長山:指大庾嶺。大庾嶺又名塞上、塞嶺、臺嶺。傳說漢武帝時有庾姓將軍築城嶺下,故名大庾,又叫庾嶺。 款跨:雄偉高大。 乖隔:阻隔。 伏流:潛行於地下的流水。 夷跡:平直的道路。 麕(jūn)兔:獐和兔子。 旋歸:轉身返回。 反翮(hé):折回翅膀往回飛。 既……遂……:……之後,接着又……。 陟麓(zhìlù):從山腳往上攀登。 踐阪(bǎn):踏上山坡。 山畔:山邊。 傾巘(yǎn):山峯傾斜。 磴(dèng):石階。 絕岸:邊緣陡峭。 抱岫(xiù):圍繞着峯巒。 注澗(jiàn):從高處流入澗溪。 羅石:岩石羅列。 棋佈:像棋子一樣密排散佈。 怪譎(jué):怪異奇特。 橫越:雜亂交錯。 阜(fù):土山,丘陵。 闕(què):門樓,城樓。 斑採:斑紋彩色。 類、若:似,像。 蘿蔓(luómàn):蔓生地衣類植物。 絕攀:攀附於絕壁之上。 苔衣:青苔。 流滑:淺水輕輕滑過。

《嶺表賦》是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創作的一篇賦。這篇賦分爲兩段。第一段寫作者由眼前東瀉南馳的條條水流,聯想到自己被流放將一去而不得迴歸。第二段回到嶺表的正題,描繪大庾嶺的優美景色。這篇賦通過景物的描繪來渲染氣氛,烘托心情,情感真摯。

賞析

謝靈運酷愛山水,他的山水詩善於用鋪陳誇張的手法和錘鍊的辭句描繪優美的自然景物。他的賦作,也同樣和山水景物有着緊密的聯繫,此賦即是他寫景賦的代表作之一。 賦分爲兩段,第一段寫他由眼前東瀉南馳的條條水流,聯想到被流放到南方的自己,表現一去而不得迴歸的傷感。第二段回到嶺表的正題,寫大庾嶺所見景物。先以“長山”二句總寫嶺的高大雄偉。其後則做具體的描繪,以“下無伏流”,正面誇耀嶺的高大;“上無夷跡”,誇耀山路的險峻。又以“麕兔”二句側面表現嶺的高峻。“既陟麓”四句回寫自己的行程,後路傾讞,前磴絕岸,既照應上文的“長山款跨,外內乖隔”,又表現出自己遭遇的坎坷和前途的險惡。“看朝雲”以下,則具體寫眼前所見景物,感官上由視覺到聽覺,時間上從早到晚,由眼前羅列的千奇百怪的岩石到遠方姿態萬千的羣山,以及絕壁上的蘿蔓,山澗溪流下的苔衣,一一寫來,描繪大庾嶺的優美景色如在目前。雖然身處逆境之中,仍不忘對他鄉優美山水景物的欣賞與讚美。較之於他的山水詩,由於省去了體玄悟道的內容和說理的成分,就更充分地表現出他對祖國山水的真摯情感。但由於生死未卜,前景渺茫,所以字裏行間,又透露出淡淡的憂傷情調。 蕭子顯《南齊書·文學傳論》說:“在乎文章,彌患凡舊。若無新變,不能代雄。”謝靈運的創作無論是詩還是賦,都遵循着這一“新變”的規律,力求創新,吸收前代文化的優秀傳統而不爲古人所束縛。他能稱雄當世,賦作上的成功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謝靈運

謝靈運

謝靈運,原名公義,字靈運,以字行於世,小名客兒,世稱謝客。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詩人、文學家、旅行家。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生於會稽始寧(今紹興市嵊州市)。出身陳郡謝氏,爲東晉名將謝玄之孫、祕書郎謝瑍之子。東晉時世襲爲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曾出任大司馬行軍參軍、撫軍將軍記室參軍、太尉參軍等職。劉宋代晉後,降封康樂侯,歷任永嘉太守、祕書監、臨川內史,終於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時年四十九歲。 ► 1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