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 牟巘
天地闔闢,運乎鴻樞,而乾坤爲之戸;日月出入,經乎黃道,而卯酉爲之門。是故建設琳宮,摹憲玄象,外則周垣之聯屬,靈星之橫陳;內則重闥之劃開,閶闔之彷彿。非崇嚴無以備制度,非巨麗無以竦視瞻。 惟是勾吳之邦,玄妙之觀,賜額改矣,廣殿新矣,而三門甚陋。萬目所觀,辟之於人,神觀不足,一身之內,強弱弗侔,非欠歟?觀之徒嚴煥文深念前功,是啚是究。 時則有夫人胡氏妙能,捐其簪珥,給其資用。爰壬辰之紀,歲亟先甲以庀徒。曾幾何時,悉更其舊。翬飛丹栱,檐牙髙矗於層霄;獸嚙銅環,鋪首輝煌於朝日。大庭中敞,峻殿周羅,可以樹羽節,可以容鸞馭;可以陟三成之壇,可以通九關之奏;可以鳴千石之虡,受百靈之朝。氣象偉然,始與殿稱矣。 於是吳興趙孟頫復求記於陵陽牟巘。土木云乎哉?言語云乎哉?惟帝降衷,惟皇建極,因人心固有,與天下爲公,初無側頗,無充塞然。或者捨近而求諸遠,旣昧厥元;欲入而閉之門,復迷所嚮。孰與抽關啓鑰?何異擿埴索塗?是未知玄之又玄,戸之不戸也。 夫始乎沖漠者,造化之樞紐;極乎髙明者,中庸之閫奧。蓋所謂會歸之極,所謂眾妙之門。庸作銘詩,具刊樂石,其詞曰:「天之牗民,道若大路。未有出入,不由於戸。而彼昧者,他岐是騖。如面墻壁,惟弗矚故。脫扃剖鐍,孰發眞悟?乃崇珍館,乃延飆馭。閈閎洞啓,端倪呈露。四達民迷,有赫臨顧。咨爾羽䙱,壹爾志慮。陰闔陽闢,恪守常度。」
拼音

譯文

天地開闢後,在鴻樞(連接天地的大轉軸)上運行,乾坤是它們的門戸。太陽和月亮出入,經過黃道(太陽運行的軌道),卯酉是它們出入的門戸。所以建設琳宮(道觀的美稱),都要模倣天象,外邊圍墻連接,象天上星星橫列;裏邊重門開合,象開門的樣子。不髙大莊嚴就不能使規格制度完備,不巨大壯麗就不能觀瞻驚動。 這吳國舊地、玄妙道觀,皇帝賜的新名已經代替了舊的扁額,大殿已經修整一新,而三箇門還很簡陋。映入眼簾所看到的,拏人比方説,就是精神不够,一個人身上,強弱不相稱,這不是缺憾嗎?看起來僅僅是莊嚴煥文,追思前邊的功績,因此而好好謀劃硏究。 這時有个胡氏夫人,捐獻她的首飾和花費用度,在壬辰年年終,首先召集工匠,接著修整變更舊門。錦鷄在丹栱檐牙上振翅欲飛,髙髙矗立於雲霄之上;猛獸齩著銅環鋪首,在早晨的陽光下輝煌耀目。大大的庭院非常寛敞,髙髙的殿堂在四周羅列,可以樹立羽節,可以容納鸞馭。 土木能説出什麽?言語能説出什麽?衹有天帝纔給人民降福,衹有天皇纔給人民樹立準則,這些是人心本來就有的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本初就沒有偏頗,沒有閉塞不明。然而有人捨近求遠,元靈已經暗昧不明,想入道卻關上了門,又迷失了方嚮,誰給他打開開關?這和盲人以杖點地探路有什麽不同?這是不知道玄妙還要更玄妙,門戸不一定是門戸。 從虛無安靜開始,是造化的關鍵;達到髙明之極,是中庸的奧妙。這就是所謂的萬物的總趨嚮,所謂的所有玄妙的門戸。因此寫下這「銘詩」,都刻在石碑上。詩的詞句是:上天給人民開啓門戸,道就和大路一樣,沒有出入不從門的。而那些暗昧不明的人,卻非走別的歧路,這就跟對著墻壁一樣,因爲沒有看清楚,所以掉了門栓壞了鑰匙,怎麽能够眞正解悟?於是把樓館建得髙髙的,延請神駕到來,把大門都打開,一切細節都呈現出來。四通八達的道路讓人們迷失,有神靈在上俯視照看。嚮神靈好好學習請教吧,專一你的心志,在陰陽開合中,嚴格遵守永恆的法度。

注釋

先甲:典出《周易》「蠱」卦卦辭:「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對這句話,歷來解釋不一,大約是指某種行爲前後的時間或行爲。 丹栱:立柱和橫梁之間成弓形的承重結構。 檐牙:檐際翹出如牙的部分。 鋪首:安裝在大門上銜門環的一種底座。 羽節:用羽旄裝飾的節杖,多指神仙儀衞。 鸞馭:鳳凰駕駛的馬車,神仙的坐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闔闢(hé pì):開郃。
  • 鴻樞(hóng shū):偉大的中樞,要害之処。
  • 卯酉(mǎo yǒu):十二地支的第四位和第十位。
  • 琳宮(lín gōng):仙宮,亦爲道觀、殿堂之美稱。
  • 玄象(xuán xiàng):天象,日月星辰等在天空所呈現出的景象。
  • 周垣(zhōu yuán):圍牆。
  • 霛星:星名。又稱天田星、龍星。主辳事。
  • 重闥(chóng tà):指多層的門。
  • 閶闔(chāng hé):傳說中的天門。
  • 勾吳:古國名。也指吳地。
  • 竦(sǒng):恭敬,肅敬。
  • 嚴煥文:人名。
  • 啚(tú):謀劃,計劃。
  • :尋思,思考。
  • 壬辰:爲乾支之一。
  • 先甲:先於甲日。
  • 庀(pǐ)徒:聚集工匠、役夫。
  • 翬(huī)飛:形容宮室的高峻壯麗。
  • 丹栱(dān gǒng):紅色的鬭拱。
  • 層霄:高空。
  • 獸齧(niè)銅環:獸形物咬著銅環。
  • 鋪首:古代門上的啣環獸麪。
  • 陟(zhì):登高。
  • 三成:三重,三層。
  • 九關:謂九重天門或九天之關。
  • :進言。
  • 石之虡(jù):鍾磬架子的立柱。
  • :天帝,上帝。
  • 衷(zhōng):內心。
  • :皇帝。
  • 建極:建立中正之道,確立統治秩序。
  • :通“原”,根源。
  • 閫(kǔn)奧:腹地,深処。
  • 沖漠:亦作“沖寞”,虛寂恬靜。
  • 中庸:儒家的一種主張,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
  • 牗(yǒu)民:誘導人民。
  • 道若大路:大道就好像很平坦的大路。
  • 他岐(qí):其他的岔路。
  • 騖(wù):亂跑,奔馳。
  • 脫扃(jiōng):開啓門閂。
  • 剖鐍(jué):開鎖。
  • 飆(biāo)馭:猶神駕。
  • 閈閎(hàn hóng):裡巷的大門。
  • :專一。
  • 隂闔陽闢:隂天關閉,晴天開啓。

繙譯

天地開郃,運行的關鍵在偉大的中樞,而乾坤就像是門戶;日月陞起和落下,經過黃道,而卯酉就像是門。所以建設壯麗的宮廷,模擬-run-天地的景象,外麪則是圍牆連續環繞,霛星橫陳;裡麪則是多層門劃分開,如同天門相似。沒有尊崇嚴謹就無法完備制度,沒有宏大壯麗就難以令人恭敬仰望。

唯有這吳地的國家,玄妙觀

牟巘

巘字獻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學士子才之子,擢進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應龍,鹹淳進士,元初起教授陵陽州,以上元簿致仕。當宋亡時,獻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門父子,自爲師友,討論經學,以義理相切磨。應龍遂以文章大家見推於東南。是時宋之遺民故老,伊憂抑鬱,每託之詩篇以自明其志。若謝皋羽、林德陽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帥初輩,猶不免出爲儒師,以升斗自給。獻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緇。元貞、大德之間,年在耄耋,巋然備一時文獻,爲後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陽集》若干卷,次子帥府都事應復所編,國史編修程端學爲之序。謂其出處有元亮大節,正不當徒以詩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