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 季秋邊朔苦,旅鴈違霜雪。 悽悽陽卉腓,皎皎寒潭絜。 良辰感聖心,雲旗興暮節。 鳴葭戾朱宮,蘭巵獻時哲。 餞宴光有孚,和樂隆所缺。 在宥天下理,吹萬羣方悅。 歸客遂海隅,脫冠謝朝列。 弭棹薄枉渚,指景待樂闋。 河流有急瀾,浮驂無緩轍。 豈伊川途念,宿心愧將別。 彼美丘園道,喟焉傷薄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譯文

深秋九月,苦寒的邊城,大雁已飛回溫暖的南國,躲避霜雪的侵凌。 悽悽秋草早已枯萎,深深潭水更加皎潔如鏡,這美好的重九日,感動了宋公那顆聖德的心。 送別的旗幟高高揚起,在暮秋的風中獵獵飄動,戲馬臺上,朱宮之中,胡笳聲起,優美動聽。 把滿杯芳香如蘭的美酒,獻給當代的賢哲吧,祝他一路順風。 在這餞別的宴席上,到處洋溢着誠摯的氣氛,和睦快樂的情緒,使禮樂因戰亂而廢缺的禮樂復興。 由於實行寬政,如今天下太平,一切聽其自然,到處赤忱歡慶。 當代的賢哲,急流勇退,脫去了官服,告別了同僚,就要回到久別的故鄉,美麗的海濱小城。 船已停泊在岸邊,只待送別的樂曲結束,就要登程。 他的船將急駛而去,我的馬將飛奔而行。 我不僅感念我們的離別,更加愧對久欲歸隱的初衷。 他即將踏上美好的歸隱之路,我卻爲我的意志薄弱嘆息傷痛。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是南朝宋詩人謝靈運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詩的前四句從“九日”落筆,以精煉的語言概括出重陽的時令特徵。“良辰”八句寫宋公宴集送行,前四句爲場景描繪,後四句則從義理上加以稱揚。然後用“歸客”六句說孔臨別及登程,紀實與想象並施。最後“豈伊”四句才歸結到自己送別時的感嘆,隱約中已透露出與時事的不諧之音。這首詩的情調沉摯深婉,頗有感人力量。
謝靈運

謝靈運

謝靈運,原名公義,字靈運,以字行於世,小名客兒,世稱謝客。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詩人、文學家、旅行家。祖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生於會稽始寧(今紹興市嵊州市)。出身陳郡謝氏,爲東晉名將謝玄之孫、祕書郎謝瑍之子。東晉時世襲爲康樂公,世稱謝康樂。曾出任大司馬行軍參軍、撫軍將軍記室參軍、太尉參軍等職。劉宋代晉後,降封康樂侯,歷任永嘉太守、祕書監、臨川內史,終於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時年四十九歲。 ► 1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