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馳帖

日月如馳,嫂棄背再周,去月穆鬆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
拼音

《日月如馳帖》,五行,35字。行書。又稱《日月帖》。 褚遂良《右軍書目》行書第十卷記載此帖首七字,並稱“五行”,與此帖相合。《右軍書記》亦著錄此帖。《寶晉齋帖》、《大觀帖》、《玉煙堂帖》收刻。此帖繼《奄至帖》之後,書體風格一致,亦似墨跡本《頻有哀禍帖》、《喪亂帖》。“悲摧”、“切割”、“增”、“感”等字,《頻有哀禍帖》中亦有,結字形態極似。“大祥”,喪祭名,父母歿後二十五個月(即又期,過了一年後又過一年)而後祭曰大祥(十二個月而後祭曰小祥)。舊時親喪以兩年除靈,故大祥之祭乃除靈之際。帖中所言“棄背再周”,即指歿後兩週年,正當舉行“大祥”除靈之際。“穆、鬆”乃服母喪之二子,考《晉書》及《王氏譜》,王劭長子王穆,字伯遠,晉臨海太守,次子王默,幼子王恢。或許穆鬆爲一人之稱。但羲之年長於王劭,即可知嫂乃羲之對其從弟王劭之妻的尊稱,此函應是致王劭的信函。又,田中勇次郎先生據《右軍書記》中《六月二十七日帖》、《亡嫂帖》、《七月十六日帖》,認爲亡嫂乃周氏。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原籍山東琅琊(今山東臨沂),後遷居會稽(紹興),寫下《蘭亭集序》,晚年隱居會稽下轄剡縣金庭,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歷任祕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爲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爲“二王”。此後歷代王氏家族書法人才輩出。東晉升平五年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爲金庭觀,遺址猶存。 ► 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