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一日迎春

星淡孤螢月一梳,迎春早起正愁予。 土牛隻解催人老,春氣自來何事渠。 官柳野梅殘雪後,金幡玉勝曉光初。 卻思歸跨春山犢,繭栗仍將掛漢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螢:孤單的螢火蟲。
  • 月一梳:形容月亮如同梳子一樣,彎彎細細。
  • 土牛:古代習俗,立春前一日以泥土製作土牛,鞭打以祈農事順利,這裏寓意歲月催老 。
  • 何事渠(qú):「渠」指它,「何事渠」意思是爲什麼要和它(土牛)有關。
  • 金幡玉勝:古時婦女於立春之日,戴在頭上的裝飾品,用金銀箔、綵綢等製成。
  • 繭栗:小牛,因小牛初生時角如繭似慄而得名。
  • 掛漢書:表示耕讀的生活,將《漢書》掛在牛角上,勞作之餘閱讀 。

翻譯

星星黯淡,猶如孤單的螢火蟲,月亮彎彎像一把梳子。迎春這日早起,心裏正滿是愁緒。那催耕的土牛隻知道催促人走向衰老,春天的氣息自然到來,又爲何要和它有什麼關聯。官道旁的柳樹、野外的梅花在殘雪消融之後漸漸顯現生機,而清晨的曙光初照時分,人們頭上佩戴着金幡玉勝。這時我卻萌生出歸隱之心,想着騎着春日山間的小牛迴歸田園,把《漢書》掛在牛角上,邊農耕邊讀書。

賞析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複雜且別有情趣的氛圍。開篇通過「星淡孤螢月一梳」,描繪出一幅清幽又帶些寂寥的夜景,奠定了全詩略帶愁緒的基調,也點明瞭迎春日早起時詩人的心境。「土牛隻解催人老,春氣自來何事渠」,以獨特的視角,對傳統迎春習俗中的土牛進行反思,感慨時光易逝,同時也疑惑春天的到來本是自然之事,何必依靠土牛等人爲象徵。中間「官柳野梅殘雪後,金幡玉勝曉光初」,通過描寫殘雪後新生的柳樹、梅花,以及人們在迎春之日所戴的美麗裝飾品,展現出春天悄然來臨的美好與生機,畫面感十足。最後「卻思歸跨春山犢,繭栗仍將掛漢書」則直接抒發詩人渴望迴歸田園,過一種耕讀生活的願望。整首詩將迎春時節的所見所感與內心的歸隱之情融合在一起,既有對時光的思考,又有對美好自然和簡單生活的嚮往 ,詩意悠長,耐人尋味。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