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前月季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鬥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拼音

所属合集

#月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臘前:臘日之前。臘日是古代祭祀百神的日子,一般在十二月初八,臘前即尚未到臘日之時 。
  • 只道:只以爲,只覺得。
  • 一尖:指剛長出來的嫩尖。
  • 剝(bō):這裏有露出、綻出的意思。
  • 胭脂筆:形容月季剛長出的嫩尖如蘸了胭脂的毛筆,顏色鮮豔。
  • 四破:指花苞微微綻開。
  • 翡翠茸(róng):像翡翠那樣碧綠的細毛,這裏形容包住花苞的萼片。
  • 季冬:冬季的最後一個月,農曆十二月。

翻譯

人們只以爲花朵都不會有十天的豔麗花期,可是這月季花卻沒有一日不沐浴在春風之中。它剛長出來的嫩尖,就像剛蘸了胭脂的毛筆,鮮豔奪目,而微微綻開的花苞,還被如同翡翠般碧綠的細毛所包裹着。它還有一種獨特的香氣,遠遠超過了桃李,同時更能與梅花在霜雪之中一較高下。折下幾枝月季,歡喜地把它們當作迎接新年的象徵,以至於都忘記了今天早晨其實還是寒冷的農曆十二月。

賞析

這首詩是楊萬里對臘前月季花的讚美之作。首聯「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以大衆對一般花卉花期短暫的認知作爲鋪墊,引出月季花花期長、常沐春風的與衆不同,形成鮮明對比。頷聯「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運用細緻入微的描寫,將月季的嫩尖比作「胭脂筆」,形象展現其初露時的鮮豔嬌嫩;花苞微微綻開卻還裹着「翡翠茸」,把月季的形態色澤描繪得活靈活現,讓人眼前浮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頸聯「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鬥雪霜中」突出了月季花香氣的獨特,超於桃李之上,還能同傲雪凌霜的梅花一較高下,進一步強調了它的非凡品質與堅韌精神。尾聯「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則寫詩人折下月季當作迎接新年的象徵,陶醉於月季之美而忘卻了寒冬,側面表現出月季花給人帶來的愉悅之感和希望之情。整首詩從多方面刻畫了臘前月季的特點,不僅贊其色香,更頌其精神,展現了詩人對月季花深深的喜愛與欣賞。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