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圃杏花二首

小樹嫣然一兩枝,晴醺雨醉總相宜。 絕憐欲白仍紅處,政是微開半吐時。 得幸東風無與對,主張春色更還誰。 海棠穠麗梅花淡,匹似渠儂別樣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杏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嫣然:形容花朵美好可愛的樣子。
  • 晴醺雨醉:晴天時杏花如同被陽光醺染,雨天時又彷彿沉醉在雨水中,這裏形容不管晴雨,杏花都很美。
  • 絕憐:極愛,十分喜歡。
  • 政是:正是。
  • 得幸:有幸。
  • 無與對:沒有能與之相對比的。
  • 主張:主宰,掌管。
  • 穠(nóng)麗:豔麗繁盛。
  • 匹似:好比,恰似。
  • 渠儂:方言,他,他們,這裏指代杏花 。

翻譯

一兩枝小樹上的杏花姿態美好,無論是晴天被陽光輕撫,還是雨天好似沉醉在雨幕中,都那麼恰到好處、十分適宜。我最愛的就是那杏花將白還帶着紅的時候,恰恰是它微微開放、花瓣半舒半展的美妙時刻。杏花有幸得到東風的青睞,世間沒有什麼能與它相媲美,主宰這滿園春色的舍它其誰呢?海棠豔麗奢華,梅花淡雅素淨,可相比之下,杏花就如同它們不一樣的奇特存在 。

賞析

這首詩是楊萬里描寫郡圃杏花的佳作。詩的開篇,詩人便將鏡頭聚焦在一兩枝小樹上的嫣然杏花,點明瞭主體的小巧卻不失魅力,「晴醺雨醉總相宜」一句化用蘇軾「淡妝濃抹總相宜」之妙,以簡潔靈動之筆寫出了杏花無論晴雨皆具風姿的狀態。頷聯細膩地描繪了杏花最動人的瞬間,「絕憐」直接表達出詩人對杏花「欲白仍紅」「微開半吐」這一獨特美妙狀態的極度喜愛。頸聯賦予杏花以主宰春色的地位,「得幸東風」「無與對」將杏花的幸運與出衆展現得淋漓盡致,突出了它在春日繁花中的獨特魅力與卓越地位。尾聯以海棠的穠麗和梅花的清淡作爲對比襯托,更加突出杏花與衆不同的奇特韻味。全詩語言質樸清新,節奏明快,在對杏花細緻入微的描寫中,抒發了詩人對杏花的讚美與喜愛之情,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情趣和蓬勃的生命力 。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